[发明专利]一种气固流化床非球形颗粒混合的测量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8800.1 | 申请日: | 2012-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8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钟文琪;金保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0 | 分类号: | G01N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化床 球形 颗粒 混合 测量 装置 方法 | ||
1. 一种气固流化床非球形颗粒混合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用于发射X射线的X线管(1)、准直器(2)、用于调整准直器(2)大小且设置在其上的升降电机(3)、用于吸收X射线并将其衰减的气固流化床(4)、检测器(5)、A/D转换器(6)和计算机(7),其中,
气固流化床(4)设置在准直器(2)和检测器(5)之间,X线管(1)设置在准直器(2)前方,气固流化床(4)设置在准直器(2)后方,检测器(5)设置在气固流化床(4)后方, A/D转换器(6)与检测器(5)连接,计算机(7)与A/D转换器(6)连接;
自X线管(1)发出的X射线经过升降电机(3)变成与测量区域等面积的平行X线束,以穿透不透明的气固流化床(4)被测区域,经气固流化床(4)内的气体、固体混合物衰减后射出的带有床层混合信息的X线束到达检测器(5),衰减后的X线束经A/D转换器(6)后进入计算机(7),计算机(7)通过与分别穿过不同厚度全床料比对体和全物料比对体的X线束比对后,获得测量区域的颗粒混合信息。
2. 一种气固流化床非球形颗粒混合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制备过程、比对过程和测量过程,制备过程为测量过程和比对过程准备物料;比对过程,为测量过程提供比对数据;测量过程,在制备过程和比对过程的基础上,获得测量区域的混合信息;
制备过程包括:准备空心颗粒D,壁厚为1/8~1/6D0,D0为空心颗粒D的等效直径;将液态碘化剂造影剂E放入烧杯加热,蒸发掉部分水分,使液态碘化剂造影剂E浓度量达到80~90%;采用注射器抽取造影剂,注入每一个空心颗粒D;然后采用固态强力胶C将注射孔封住,放入干燥箱加热8~12小时,待冷却后即可使用物料;
测量过程包括:首先将床料(A)和物料(B)分别放入气固流化床(4),通入流化风使两者充分流化;待流化稳定后,打开X线管(1),发射出强度为I0的X射线,经过准直器(2)变成与测量区域等面积的平行X线束,直接穿透不透明的气固流化床(4)床体被测层面;X射线在透过气固流化床(4)内气固混合物时,发生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能量发生衰减,强度变为I=I0exp(-μmd0),其中,μm为混合物的吸收系数,d0为床体厚度,I0为X射线的初始强度,I为X射线衰减后的强度;衰减后的X射线达到检测器(5),检测器(5)将含有气固流化床(4)内混合信息的X线变为相应的电信号,并通过内含的测量电路将电信号放大,由A/D转换器(6)变为数字信号,送给计算机(7)系统处理;
比对过程包括:采用以上的方法,对比对体进行比对实验,比对体内分别填充全床料和全物料,比对体厚度d在0~ d0之间等尺寸变化,起始尺寸和递进尺寸为db,其中,d0是被测气固流化床床体的厚度,db是床料的粒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880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条以及照明装置
- 下一篇:涡轮入口前带有连接管的涡轮增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