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层状锰酸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8827.0 | 申请日: | 2012-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4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范广新;李会联;张传祥;戴树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505 | 分类号: | H01M4/505;C01G4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浩联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0 | 代理人: | 李荷香 |
地址: | 45465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正极 材料 层状 锰酸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层状锰酸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如下:
第一步、前驱体(Mn1-xMx)2O3的制备:
(1):将可溶性硫酸锰与硫酸钴、硫酸镍、硫酸铝、氯化铬按金属原子比Mn/M=(1-x)/x的比例,其中Mn为锰,M为Co、Ni、Al和Cr的一种或几种,x的范围是0≤x≤0.15,溶于去离子水中,配成总浓度为1~4mol/L的混合溶液,备用;
(2):以氨水或铵盐为络合剂,加入NaOH或KOH配制成摩尔浓度为1~4mol/L的氨碱溶液,备用;
(3):先将(2)所述的氨碱溶液和去离子水加入反应釜中,调整反应釜中溶液的PH值为9~12,溶液的体积占反应釜体积的1/6~1/5,再将(1)所述的混合溶液和(2)中所述的氨碱溶液均匀加入到(3)所述的反应釜中,控制反应釜内的温度为40~70 oC,PH值为9~12,并对反应釜内的物料搅拌12~24h,经过共沉淀反应、陈化、离心过滤、烘干后得到Mn1-xMx(OH)2粉末颗粒;
(4):将(3)中获得的Mn1-xMx(OH)2粉末颗粒在空气中、300–900℃条件下煅烧2~12h,即得到本发明所需的前驱体(Mn1-xMx)2O3;
第二步、层状锰酸锂的制备:
(1):将粉末状的LiOH·H2O和粉末状的(Mn1-xMx)2O3按Li和Mn1-xMx的原子比1:1的比例进行混合,备用;
(2):按固、液体积比1:1~3的比例向(1)中所述的混合粉末中加入去离子水,搅拌成粘稠浆状物,备用;
(3):把(2)中的浆状物置入一带有开口的容器内,使浆状物体积占容器体积的1/20~1/4,并通入体积为容器体积2~8倍的惰性气体,然后将容器密闭,把密闭容器放入恒温箱中,在50~200℃的恒温下反应5~20小时,即得到层状锰酸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层状锰酸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前驱体(Mn1-xMx)2O3的制备(1)中x为0≤x≤0.15,当0≤x≤0.05时,制得的层状锰酸锂为正交结构,当0.05<x≤0.15时,制得的层状锰酸锂为单斜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层状锰酸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层状锰酸锂的制备(3)中所述的惰性气体为氮气、氩气的一种或两种混合气体。
4.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制得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层状锰酸锂,其特征在于:层状锰酸锂的通式为:LiMn1-xMxO2,其中M为Ni,Co,Al,Cr的一种或几种,具有完整的层状结构,x为0≤x≤0.05时为正交结构,0.05<x≤0.15时为单斜结构,晶粒尺寸在20~500纳米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层状锰酸锂,其特征在于:0≤x≤0.15,当x为0≤x≤0.05时层状锰酸锂为正交结构,0.05<x≤0.15时层状锰酸锂为单斜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层状锰酸锂,其特征在于:使用时首次放电容量可达230mAh/g以上,容量活化循环次数可减小到2-3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882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