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节水防渗渠现浇成型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8933.9 | 申请日: | 2012-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5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孙素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素元 |
主分类号: | E02B5/02 | 分类号: | E02B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节水 防渗 渠现浇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全自动节水防渗渠现浇成型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已有砼U型渠现浇衬砌机械和振动预制机械,而现浇衬砌机械因受地质、气候及地下水位电源等条件的限制,并且消耗功率大,所以不易推广。但振动预制机械生产的砼U型槽厚度及强度不均匀,质量差,操作时需要人工扳动手柄来拖动振动器的往返工作,工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全自动节水防渗渠现浇成型机,它能实现U型砼构件长距离,具有薄壁厚、强度高、防渗漏、外观美等特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机械主体1、推进器2和内成型模3,机械主体1的左端设有推进器2,推进器2的左端设有内成型模3。
所述的机械主体1包含推进油缸4、油缸支撑座5、滑动管杆6、液压总成7、电气控制柜8、渠槽铲刀9和进料斗10,机械主体1内设有三根滑动管杆6,推进油缸4的右端设有油缸支撑座5,推进器2后端定位板的左侧设有进料斗10,机械主体1的上端一侧设有液压总成7,且液压总成7上设有电气控制柜8,机械主体1的右端设有渠槽铲刀9。
所述的机械主体1的右端两侧对称设有导向滚轮。
所述的推进器2设置在机械主体1与内成型模3之间的三根滑动管杆6上,且滑动管杆6上设有滑动套管,其推进器2主要配合内成型模3,利用液压油缸推力,使渠壁厚内径、压顶同时完成,且机械主体1利用推力实现自动行走、密实一次完成。
所述的内成型模3内设有电振动器12,且内成型模3的上方设有发电机组11,且内成型模3与发电机组11之间设有上盖板。
本发明利用电振动器的振动和液压油缸的推料,产生挤压、密实受力而自行行走的工作原理,采用渠槽两侧安放轨道,利用机械主体前边两侧导向滚轮,进行直线运动。
本发明能实现U型砼构件长距离,具有薄壁厚、强度高、防渗漏、外观美等特点;适用于大型农田、水利渠道的工程建设,特别适用于目前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对国内农田整改项目中的小农渠、斗渠、支渠、主干渠的现场浇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液压总成的液压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电气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中U型渠槽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4,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机械主体1、推进器2和内成型模3,机械主体1的左端设有推进器2,推进器2的左端设有内成型模3。
所述的机械主体1包含推进油缸4、油缸支撑座5、滑动管杆6、液压总成7、电气控制柜8、渠槽铲刀9和进料斗10,机械主体1内设有三根滑动管杆6,推进油缸4的右端设有油缸支撑座5,推进器2后端定位板的左侧设有进料斗10,机械主体1的上端一侧设有液压总成7,且液压总成7上设有电气控制柜8,机械主体1的右端设有渠槽铲刀9。
所述的机械主体1的右端两侧对称设有导向滚轮。
所述的推进器2设置在机械主体1与内成型模3之间的三根滑动管杆6上,且滑动管杆6上设有滑动套管,其推进器2主要配合内成型模3,利用液压油缸推力,使渠壁厚内径、压顶同时完成,且机械主体1利用推力实现自动行走、密实一次完成。
所述的内成型模3内设有电振动器12,且内成型模3的上方设有发电机组11,且内成型模3与发电机组11之间设有上盖板。
所述的机械主体1利用三根滑动管杆6与内成型模3、前固定板呈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位置,开三对称孔,将机械前后连成一体。
所述的机械主体1内设有数个行程开关,配合电磁转向阀工作,使机械自动换向。
所述的渠槽铲刀9用于控制渠的厚度、与行走轮、轮轴、轨道等配合,控制渠的直度和水平度。
所述的推进器2的左端设有定位板,其定位板起到防止废料进机械主仓,影响正常工作的作用。
所述的推进器2的右端设有前推进板起安装滑动套管的使用,使推进器2与滑动管杆6连成一体,且滑动套管内设有锡金铜套使其产生保护滑动杠杆不易磨损的作用。
所述的内成型模3不仅可以配合推进器2边板将渠压顶一次完成,同时还可以配合推进器2将内径壁厚一次性全部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素元,未经孙素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89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锆基草酸溶液转型的方法
- 下一篇:机芯传动机构错位自动复位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