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随钻地层测试仪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0146.8 | 申请日: | 2012-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6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冯永仁;鲍忠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E21B47/06;E21B47/01;E21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曲鹏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层 测试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层勘探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随钻地层测试仪。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随钻地层测试仪均采用轴向内壁插入结构。这种结构下钻铤与电子骨架的机械结构是分离的,使用时再装配到一起。电路板、传感器等电子器件安装在电子骨架外壁的槽内。钻井液从电子骨架中间的流道中通过。
这种结构的随钻地层测试仪在现场使用时,维护保养起来非常不方便,常常因为某一部件的故障或者损坏,就需要把拆卸整个钻铤来进行维修更换。而且,这种插入式结构的拆装往往又需要专用的工具,现场条件难以满足,因而很容易就严重影响到整体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插入式结构的随钻地层测试仪维修保养的不便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随钻地层测试仪,包括嵌入在钻铤基体(90)内部的环控压力测量模块(1)、地层压力测量模块(2)、推靠器(3)、液压蓄能器模块(4)、阀控模块(5)以及电路控制通讯模块(6),其中:
环控压力测量模块(1),用于测量钻井井筒内泥浆的压力;
地层压力测量模块(2),用于测量从地层中抽取的地层流体的压力;
推靠器(3),用于伸出和收回抽吸地层流体的探针;
液压蓄能器模块(4),与推靠器(3)相连,用于在阀控模块(5)出现故障时利用自身所存储的压力收回已经张开的推靠器(3);
阀控模块(5),根据电路控制通讯模块(6)的指令控制推靠器(3)张开或者收回;
电路控制通讯模块(6),与环控压力测量模块(1)、地层压力测量模块(2)以及阀控模块(5)相连,用于向外传送环控压力测量模块(1)测量的井筒内泥浆的压力值以及地层压力测量模块(2)测量的抽取的地层流体的压力值,向阀控模块(5)发送指令。
优选地,环控压力测量模块(1)、地层压力测量模块(2)以及阀控模块(5)使用液压连接件和电路连接件与钻铤基体(90)连接。
优选地,推靠器(3)及液压蓄能器模块(4)使用液压连接件与钻铤基体(90)连接。
优选地,液压连接件上设置有密封圈(21)。
优选地,密封圈(21)的旁边设置有背环(22)。
优选地,电路连接件包括公插头和母插头。
优选地,电路连接件的公插头设置在钻铤基体(90)上,母插头设置在环控压力测量模块(1)、地层压力测量模块(2)以及阀控模块(5)上。
优选地,设置在钻铤基体(90)上的公插头具有密封结构。
现有插入式的随钻地层测试仪只能对整个钻铤进行维护,现场维护性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实现随钻地层测试仪关键部件在现场(井口)的即时更换,大大提高了作业的工作效率。本发明的实施例提高了仪器现场维护的便利性,减少了井口的占用时间。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随钻地层测试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到的液压连接件。
图2a为图2所示液压连接件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液压连接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到的电路连接中公插头的外形示意图。
图5为与图4配套使用的母插头的外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随钻地层测试仪嵌入在钻铤基体90的内部,主要包括环控压力测量模块1、地层压力测量模块2、推靠器3、液压蓄能器模块4、阀控模块5以及电路控制通讯模块6。
环控压力测量模块1,含有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钻井井筒内泥浆的压力,并将泥浆的压力值实时传输给电路控制通讯模块6,为地面的控制系统调节泥浆比重提供依据,避免发生井喷或者井壁塌陷等事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01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硫酸钙活动地板
- 下一篇:车辆制动控制系统以及车辆紧急制动避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