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球销耐久性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0210.2 | 申请日: | 2012-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7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微;刘新芳;侯志涛;刘智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 13113 | 代理人: | 张红卫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久性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制件耐久性进行试验检测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球销耐久性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球销是一种可以使两个构件在一定角度内进行相对运动的联节轴,例如在车身底盘中,球销作为连接摆臂与转向节的过渡连接装置,其具有与转向节固连的锥度圆柱、与摆臂连接的钣金,通过该结构,使整车的重量传递给转向节,因此在实际的工况中,球销的运动为在摆动的同时,球销的球头也绕自身旋转,同时承受整车的重量。球销外部设有防尘套,用于避免灰尘等杂物对其相对运动面造成过度磨损;内部设有衬套,以便减小球销旋转力矩。
对于球销生产厂家来说,若要采集球销总成的耐久性有两种方法:一是将球销安装于整车做实验,这样采集的数据虽然真实但成本较高;二是制造耐久试验装置,虽然成本有所降低,但不能真正模拟整车的运动及安装环境,因此采集的试验数据不真实,参考性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球销的耐久性进行检测的球销耐久性试验装置,使检测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球销耐久性试验装置,其包括与球销的锥度圆柱共轴线固连的第一固定部、与球销钣金固连的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在旋转动力装置带动下带动球头转动、第二固定部在试验机摆块的摆动下带动球销钣金摆动时,第一固定部的旋转轴线和第二固定部的摆动轴线均通过球销球头的球心。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第一固定部的旋转轴线与第二固定部的摆动轴线于竖直平面内垂直。
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第一固定部为带有锥度圆孔的密封锥套,所述球销的锥度圆柱贯通锥度圆孔而与密封锥套固连。
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所述的第二固定部包括加载板、连接在加载板底部的与球销钣金固连的钣金定位块、固定在加载板顶部的与试验机摆块固连的连接块。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的加载板与钣金定位块滑动配合相连,在加载板上固定设有对钣金定位块顶推的、以使钣金定位块相对加载板滑动的第一顶推机构。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的第一顶推机构包括与加载板固连的第一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板配合的第一调整螺钉,所述的第一调整螺钉与钣金定位块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的连接块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销,该定位销滑动插装在加载板上,所述的定位销的中心线与第一固定部的旋转中心线重合。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改进,在加载板上设有对连接块竖直方向位置进行调整的第二顶推机构。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第二顶推机构包括设置在加载板上方的、带有供定位销插入的通孔的移动斜块,与移动斜块螺纹连接的第二调整螺钉,与加载板固连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的第二调整螺钉以自身的轴线为轴,可自由的定位在第二固定板上,所述的定位销与移动斜块间隙配合;在连接块上固定连接有导向块,该导向块具有与移动斜块相应的斜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效果如下:
1、通过第一固定部实现球销与旋转动力装置的连接,通过第二固定部实现球销与试验机摆块的连接,使球销能够完全模拟实际安装状态下的转动与摆动,其整体结构简单;
2、通过增设设置第一顶推机构,实现了对球销水平位置的调整,以使球销的旋转中心和摆动轴线能够最大限度的重合;
3、连接块通过定位销与加载板定位连接,通过第二顶推机构,实现连接块在竖直方向的调整,进一步使球销的旋转中心与摆动轴线能够最大限度的重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球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与图1装配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轴向剖视图;
图4为图2的左视图;
图5为图4所示结构工作状态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锥度圆柱;2、球销钣金;21、延伸部,22、连接通孔;3、球头;4、旋转动力装置;5、试验机摆块;6、密封锥套;61、连接部;7、加载板;8、钣金定位块;9、连接块;91、导向块;10、第一顶推机构;101、第一固定板;102、第一调整螺钉;11、定位销;12、第二顶推机构;121、通孔;122、移动斜块;123、第二调整螺钉;124、第二固定板;13、螺母;14、连接螺栓;15、长圆形通孔;16、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02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