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玻璃钢或碳纤维工件的模具的数控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0949.3 | 申请日: | 201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5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蒋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建华 |
主分类号: | B28D1/18 | 分类号: | B28D1/18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121 天津市红***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玻璃钢 碳纤维 工件 模具 数控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璃钢或碳纤维工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大型玻璃钢或碳纤维工件的模具的数控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钢、碳纤维均为重量轻、抗拉强度高的新型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目前,游艇、滑翔机、风电机舱罩,螺旋桨等产品均可由玻璃钢或碳纤维制成的工件组装而成,上述工件的制作方法是:首先制作模具,在模具的外壁上手工糊制成型玻璃钢凹模,由凹模翻制玻璃钢或碳纤维工件。比如:游艇中的船壳工件在加工时,先使用木材制作模具,在木模的外壁手工糊制成凹模,由凹模翻制出各个部件;滑翔机中的机体工件和机翼工件在加工时,采用木模或翻制铝模具;风电机舱罩的螺旋桨工件在加工时,采用木模或翻制铝模具,再糊制成玻璃钢工件。
上述木模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船壳、机体、机翼和螺旋桨的曲面复杂,尺寸精度要求很高,出现不对称、曲面误差大等缺陷时,势必影响正常使用,对整体质量、安全造成了影响。这就要求木模的加工一定要精细,这样不仅会增加木模的加工成本,导致了工作效率的下降,而且表面的精度依然很低。2.木模对环境温度、湿度非常敏感,极易出现膨胀、收缩等变形的问题,导致木模需要精细养护,增加了生产成本。3.当工件形体、尺寸发生变化时,先前制作的木模就只能报废,造成了木材,人工的浪费。
上述铝模存在以下缺点:铝模的造价较高,加工难度大,尤其是在制造风电机舱罩、螺旋桨等超大型复杂曲面工件时,需要大量的木材、铝材,而且难以保证制作精度和加工效率。
综上所述,现有的制造玻璃钢或碳纤维工件的模具均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极大地限制了产品的质量,增加了工期,降低了产品的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科学合理、精度准、效率高的一种大型玻璃钢或碳纤维工件的模具的数控加工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型玻璃钢或碳纤维工件的模具的数控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三维工程软件中建立工件的三维模型,输出为加工代码,备用;
(2)在油泥铣削机的工作台上摆放好油泥,将加工代码导入油泥铣削机的控制系统中,油泥铣削机自动完成油泥外表面地铣削;
(3)步骤(2)得到的形体即为工件的母模。
而且,当工件的形体较复杂,无法直接进行铣削时,步骤(1)所述的工件为经过分型后的多个部件。
而且,所述油泥铣削机为单侧铣削头或双侧铣削头的五轴油泥铣削机。
而且,步骤(2)所述的油泥经过软化预处理。
而且,步骤(2)所述油泥铣削机的工作台上安装支撑骨架,在支撑骨架外表面铺放一层油泥。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中,利用油泥铣削对油泥进行母模的加工,该母模即为工件的原型,由于整个铣削过程均由油泥铣削机自动完成,其误差为0.01毫米,加工效率高,在母模的外表面上人工成型凹模,该凹模的内表面的精度也非常高,然后在凹模的内表面手工糊制玻璃纤维层或碳纤维层即为工件,整个过程大幅度提高加工精度和工作效率,而且油泥可反复使用,物理性能稳定,可见,该方法适用于游艇、滑翔机、风电机舱罩,螺旋浆罩等复杂曲面,高精度大型设备的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游艇的立体图;
图2是加工船壳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滑翔机的立体图;
图4是加工机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加工机翼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适用于游艇、滑翔机、风电机舱罩等大型玻璃钢或碳纤维设备的制造,其中使用的五轴数控油泥铣削机为北京南航立科机械有限公司的产品,具有双侧铣削头,其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两侧的滑道10,每个滑道内通过滑动座9安装一竖梁4,该两个竖梁内均竖直滑动安装一可水平移动的吊臂8,每个吊臂相对的端部均通过转动部件7安装铣削头5、6,在两个滑道之间安装工作台12,工作台用于承载铣削好的母模11。
本发明应用在游艇制造时,如图1所示,游艇包括船壳3、甲板1和上层建筑2这三部分工件,下面以船壳为例进行说明:
(1)在UG、Pro-E或Solidworks等三维工程设计软件中为船体建立三维模型,然后输出为加工代码,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建华,未经蒋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09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