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菜蛾卵的收集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51314.5 申请日: 2012-03-01
公开(公告)号: CN102599110A 公开(公告)日: 2012-07-25
发明(设计)人: 尹宜农;陈娇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武大绿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K67/033 分类号: A01K67/033
代理公司: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代理人: 王敏锋
地址: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小菜 收集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小菜蛾健康幼虫饲养、小菜蛾成虫产卵、以及小菜蛾做生物测定药效的农药企业和科研院所,更具体涉及一种昆虫卵的收集方法,特别是指一种小菜蛾卵的收集方法,适用于生物测定、昆虫饲养及生物防治。

背景技术

小菜蛾是全世界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之一,据上世纪九十年代资料报道,全世界每年用于防治小菜蛾的费用高达10亿美元,仅美国每年就耗资1亿美元。

小菜蛾具有繁殖力强、生活周期短、世代交替和适应性强等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并以其对农药的抗药性发展快,抗性强,导致化学农药防治难度大,致使化学防治过程中,农药的使用浓度和用药频繁不断提高,形成了“农药-抗性-农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不断提高的恶性循环,而成为当今蔬菜的一大害虫。

全世界农药企业都在研究防治它的技术措施。根据环保和食品安全的需要,现在研究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及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球型芽孢杆菌和小菜蛾病毒等的这些企业,都离不开小菜蛾幼虫卵的收集及饲养技术。小菜蛾幼虫是农药企业生物测定药效的虫源,常规方法是用菜叶等天然饲料饲养幼虫、蛹、成虫,成虫的卵散产于菜叶和饲养器具周围,因太分散而无法收集,也无法对卵粒进行消毒处理,最后影响了卵粒的孵化及成活率。所以一种高效收集小菜蛾卵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小菜蛾卵的收集方法。此方法易行,操作简便,减少了人工成本和卵收集工序,提高了小菜蛾幼虫成活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方法为小菜蛾幼虫的规模化饲养提供了必备的条件。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小菜蛾卵的收集方法,其步骤是:

(1)用窗纱制作一个35cm×25cm的长方形成虫笼(一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制备);

(2)笼中央吊一个打满针孔的食品薄膜袋,袋内置甘蓝叶或萝卜秧叶;

(3)靠近袋子另吊一个装有5%(重量百分比)蜜糖水、瓶口塞满无菌药棉的青霉素瓶子;所述的蜜糖水是蜜和糖与水的重量百分比。

(4)笼内放置小菜蛾虫蛹180-220个;

(5)1-3天后取下产满卵粒的薄膜袋,重新按上述步骤2方法置换新的薄膜袋;

(6)将布满虫卵的薄膜袋消毒(用75%医用酒精消毒)处理后,供幼虫饲养室和生物测定室研究之用。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长方形成虫笼为35cm×25cm。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食品薄膜袋要打满针孔。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食品薄膜袋内要装甘蓝叶或萝卜秧叶。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另装5%蜜糖水的瓶子要塞满无菌药棉;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笼内放置小菜蛾虫蛹若干为200粒左右。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布满虫卵的薄膜袋要消毒后使用。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为小菜蛾幼虫的规模化饲养提供了必备的条件;为农药药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了技术保证;本发明根据小菜蛾成虫的生活习性和特性,促使虫卵集中产在食品塑膜上,便于卵消毒处理和集中饲养,减少了因虫卵太小而收集不全的损失;减少了人工成本和卵收集工序,提高了小菜蛾幼虫成活率,降低了消毒灭菌处理养虫室的能源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小菜蛾幼虫的规模化饲养提供了必备的条件;为农药药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了技术保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小菜蛾卵的收集方法,其步骤是:

A、用窗纱制作一个35cm×25cm的长方形成虫笼;

B、笼中央吊一个打满针孔的食品薄膜袋,袋内置甘蓝叶或萝卜秧叶;

C、靠近袋子另吊一个装有5%蜜糖水、瓶口塞满无菌药棉的青霉素瓶子;

D、笼内放置小菜蛾虫蛹180或190或200或210或220个;

E、1或2或3天后取下产满卵粒的薄膜袋,重新按上述步骤B方法置换新的薄膜袋;

F、将布满虫卵的薄膜袋消毒处理后,供幼虫饲养室和生物测定室研究之用。

实施例2:

(1)用窗纱制作一个35cm×25cm的长方形成虫笼;

(2)笼中央吊一个打满针孔的食品薄膜袋,袋内置甘蓝叶或萝卜秧叶;

(3)靠近袋子另吊一个装有5%蜜糖水、瓶口塞满无菌药棉的青霉素瓶子;

(4)笼内放置小菜蛾虫蛹200个;

(5)2天后取下产满卵粒的薄膜袋,重新按上述方法置换新的薄膜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武大绿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武大绿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13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