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通信终端测试系统、分析方法及分析程序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1719.9 | 申请日: | 201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9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木原祥隆;M-L.马格帕约;成瀬尚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24 | 分类号: | H04M1/24;H04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李芳华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通信 终端 测试 系统 分析 方法 程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终端测试系统的技术,其涉及对从移动电话等移动通信终端发送的被测试信号进行分析的技术。
背景技术
作为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方式之一,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连接)已被规格化。另外,以该W-CDMA为基础,进行提高下行链路的数据通信速度的第3.5代移动通信系统(3.5G)的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的规格化。并且,相对于该HSDPA提高了上行链路的数据通信速度的HSUPA(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的通信方式正在被规格化。手机之类的移动通信终端需要符合这些规格,为了验证向这种规格的符合性,提供了移动通信终端测试系统。
并且,作为W-CDMA的下一代通信规格,正在策定被称为LTE(Long Term Evolution)的移动通信规格。这样,随着移动通信相关技术的进步,各种通信方式被重新规格化,希望移动通信终端测试系统与这种新通信方式对应。
另一方面,移动通信终端测试系统具有向移动通信终端发送信号的信号发送部和接收来自移动通信终端的信号的信号接收部,并具有作为虚拟基站进行动作的基站模拟装置。这种基站模拟装置通过与移动通信终端收发信号,并分析从移动通信终端接收的信号的波形数据来进行测试。该测试的种类涉及多方面其项目数量也达数百个。并且,由于按每个通信方式的规格规定测试的种类或项目,因此测试项目的数量随着规格的追加或变更逐渐增大。因此,测试时间增大与成本上涨有关连,测试时间缩短也就成为基站模拟装置的一直以来的课题。
在以往的移动通信终端测试系统中,在基站模拟装置内的信号分析部中进行波形数据的分析。因此,当对应新通信规格时,需要将编入于信号分析部内的程序替换为对应新通信规格的程序。
并且,近年来PC(Personal Computer)的性能提高显著,有时与导入新基站模拟装置相比,能够更廉价地导入由性能高于基站模拟装置的PC构成的信号分析装置。因此,通过这种信号分析装置进行波形数据的分析,由此可期待缩短测试时间。然而,在以往的移动通信终端测试系统中,由于信号分析部编入于基站模拟装置内,所以难以通过设置于装置外部的信号分析装置进行波形数据的分析。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平10-2213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移动通信终端测试系统中轻松地追加或变更随通信规格变更的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为一种移动通信终端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收发装置(1),包含测定部(12)和控制部(11)而构成,所述测定部在与被测试终端(2)之间收发信号,并取得接收到的信号的波形数据,所述控制部根据指定的通信方式及测试项目控制所述测定部,并且对所述波形数据附加用于分别识别所述通信方式及所述测试项目的输入信息;及信号分析装置(3),包含分析从所述收发装置接受到的所述波形数据的信号分析部(32),且与所述收发装置单独构成;所述信号分析部具有:运算处理部(P31~P34),为了对所述波形数据进行多种运算处理,按该运算处理的每个种类设置;控制处理部(P21~P24),按每个通信方式设置,为了按每个测试项目输出所希望的分析数据而选择1个以上的所述运算处理部,并使所述运算处理部作为预定顺序中的一连串处理建立关联来进行所述运算处理;及切换处理部(P10),以附加于所述波形数据的输入信息为基础特定所述通信方式和所述测试项目,并根据特定的所述通信方式及特定的所述测试项目选择所述控制处理部;通过所述切换处理部,根据特定的所述通信方式选择所述控制处理部,并且通过选择该控制处理部,所述运算处理部根据特定的所述测试项目进行处理。
并且,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明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分析部构成为能够追加或删除所述运算处理部及所述控制处理部中任一方或双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17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裸眼立体视觉显示器
- 下一篇:用于半导体衬底的贯穿硅通孔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