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吸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1964.X | 申请日: | 200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8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波户成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7L5/12 | 分类号: | A47L5/12;A47L9/16;A47L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伟;张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吸尘器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9年10月21日、申请号为200910205890.9、发明名称为“电动吸尘器”的发明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吸尘器,特别是涉及利用绕转气流去除灰尘的电动吸尘器。
背景技术
以往,电动吸尘器,例如公开有日本特开2007-252838号公报。
在以往的电动吸尘器中,在管部的一端,用粘接剂将垫圈部件与旋风集尘器一侧连接。在这样的连接中存在因粘接剥落而引起气密性降低等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高气密性的管部的电动吸尘器。
按照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具有:旋风集尘装置,其具有导入含有灰尘的绕转气流的导入口和作为空气出口的开口,并具有利用绕转气流收集灰尘的尘杯;管部,其将空气从作为空气出口的开口引导到内置有电动鼓风机的吸尘器主体;垫圈部件,其保持管部与旋风集尘装置的开口部的气密性;垫圈固定部件,其将垫圈部件固定于管部。
在这样构成的电动吸尘器中,通过设置垫圈固定部件,将垫圈部件固定于管部,从而提供管部的气密性高的电动吸尘器。
优选为,在垫圈部件的与管部接触的接触面上,设有用于保持垫圈部件与管部的气密性的突起。
优选为,在管部的空气流入面全周,设有防止脱落壁面,用于防止垫圈部件向管部的空气流入部脱落。
优选为,垫圈固定部件是近似U字形状。
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的目的、特征、方式以及优点,从参照附图理解的与本发明的相关的详细的说明中能够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外观图。
图2是用于说明按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内部构造的剖视图。
图3是放大表示图2中构成电动吸尘器的旋风集尘器排出灰尘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放大表示框体10和安装于框体10的螺旋状旋转压缩部123的立体图。
图5是用于说明框体10的内部构成而表示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安装于管部1的垫圈部件4和夹入该垫圈部件4的垫圈固定部件5、6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嵌入管部1的垫圈部件4以及垫圈固定部件5、6的剖视图。
图8是放大表示图7中用VIII围起的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外观图。首先用图1,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吸尘器400的概略构成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电动吸尘器400具备:吸尘器主体部410、进气口部420、连接管430、连接软管440、操作手柄450等。在吸尘器主体部410内,内置有在图1中未图示的电动鼓风机、旋风集尘器以及控制装置等。
电动鼓风机,具有用于进行吸气的送风扇和旋转驱动送风扇的鼓风驱动电机。控制装置具有:CPU、RAM、ROM等控制设备,来统一控制电动吸尘器400。具体而言,在控制装置中,CPU按照存储于ROM的控制程序来执行各种处理。
在操作手柄450上设有操作开关,用于使用户进行电动吸尘器400的动作的有无和运转模式的选择操作等。另外,在该操作开关附近还设有显示电动吸尘器400的当前状态的LED等的显示部。
吸尘器主体部410,经由与吸尘器主体部410的前端连接的连接软管440,和与连接软管440连接的连接管430,与进气口部420连接。因此,在电动吸尘器400中,通过使内置于吸尘器主体部410的电动鼓风机动作,进行从进气口部420的吸气。而且,从进气口部420吸进的空气,通过连接管430和连接软管440而流入旋风集尘装置。在旋风集尘装置中,灰尘从所吸入的空气中被离心分离。另外,用旋风集尘装置分离出灰尘后的空气,从设在吸尘器主体部410后端的排气口被排出。
以下,对作为本发明涉及的旋风集尘装置的一例的旋风集尘装置进行说明。
图2是用于说明按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内部构造的剖视图。图3是放大表示图2中构成电动吸尘器的旋风集尘器排出灰尘的状态的剖视图。如图2及图3所示,旋风集尘装置300概略构成为具备:框体10、内周面近似为圆筒状且相对于上述框体10可自由拆装的集尘容器11(捕集容器的一例)、内筒12、上部过滤单元13、灰尘承接部14以及除尘驱动机构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19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