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酵母培养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改善瘤胃发酵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2174.3 | 申请日: | 201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6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刘萍;解洛香;徐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02 | 分类号: | C12P1/02;A23K1/16;C12R1/865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任凤华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酵母 培养 及其 制备 方法 改善 瘤胃 发酵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酵母培养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改善瘤胃发酵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饲用抗生素的普及甚至滥用,其所带来的耐药性、药物残留等负面效应日益突出。欧盟自2006年起全面禁止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美国近年来几乎冻结了所有新型抗生素的审批;我国政府也先后颁布了一系列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饲用抗生素的淡出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开发利用可选择性促进肠道有益菌增殖、改善肠道内环境、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同时不为肠道内酶所分解、不产生耐药性、无残留的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酵母培养物就是其中一种。
酵母培养物(Yeast culture,YC)是指由酵母菌在特定工艺条件下经充分发酵后所形成的微生态制品,主要包括酵母细胞代谢产物、经发酵后变异的培养基以及少量已无活性的酵母细胞。酵母培养物的复杂成分主要包括酵母细胞内的营养物质和酵母细胞的发酵代谢产物,有维生素、氨基酸、消化酶、有机酸、多糖以及未知的生长因子等。作为集营养、保健于一体的新型饲料添加剂,酵母培养物通过调控瘤胃微生物区系有效提高反刍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这也是近年来反刍动物学和营养学研究的热点。
酵母培养物的质量受菌种、发酵生产工艺以及检测手段等因素的影响。酵母菌在不同的培养环境下,如:不同的温度、湿度或酸碱环境尤其是底物成分,会产生不同的发酵产物,而这其中又包含大量的未知生长因子。生产酵母培养物时所使用的培养基和发酵工艺控制参数对其终端产品中代谢产物的组成、浓度及其生物利用率的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即便在使用相同酵母菌种的情况下,不同培养基组成或不同的发酵生产控制工艺会导致酵母培养物产品中代谢产物组成和浓度出现明显的差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酵母培养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改善瘤胃发酵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提供的所述酵母培养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CGMCC No.2.1882)进行液体发酵后,收集发酵液,除去所述发酵液中的所述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CGMCC No.2.1882)细胞得到的无菌液体即为所述酵母培养物。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液体发酵在如下条件下进行:20-40℃、100-200转/分钟振荡培养10-30小时后再静置培养10-60小时;该振荡培养是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该静置培养是在厌氧条件下进行的。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液体发酵所使用的发酵培养基的溶剂为水,溶质由如下1)-3)的物质组成:
1)碳源,所述碳源为如下A)-C)中的任一种:
A)葡萄糖、蔗糖和糖蜜;
B)葡萄糖、蔗糖和糖蜜中的任两种;
C)葡萄糖、蔗糖和糖蜜中的任一种;
2)氮源,所述氮源为如下D)-F)中的任一种:
D)酵母膏、蛋白胨和硫酸铵;
E)酵母膏、蛋白胨和硫酸铵中的任两种;
F)酵母膏、蛋白胨和硫酸铵中的任一种;
3)无机盐,所述无机盐为KH2PO4、MgSO4、MnSO4、CaCl2、GuSO4、ZnSO4和FeSO4;
所述碳源在所述发酵培养基中的总浓度为30-300g/L;所述碳源具体可由10g/L-100g/L葡萄糖、10g/L-100g/L蔗糖和10g/L-100g/L糖蜜组成;
所述氮源在所述发酵培养基中的总浓度为25-640g/L;所述氮源具体可由10g/L-300g/L酵母膏、10g/L-300g/L蛋白胨和5g/L-40g/L硫酸铵组成;
所述无机盐中的各组分在所述发酵培养基中的浓度分别为:KH2PO40.1g/L-10.0g/L、MgSO40.0488g/L-4.88g/L、MnSO40.089g/L-3.56g/L、FeSO40.068g/L-2.714g/L、CaCl20.1g/L-4.0g/L、CuSO40.0639g/L-2.556g/L、ZnSO40.0561g/L-2.244g/L;
所述发酵培养基的pH值为4.0-6.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21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