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在额定转速阶段的变桨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2182.8 | 申请日: | 201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2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代海涛;葛铭纬;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7/00 | 分类号: | F03D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3 | 代理人: | 遆俊臣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 风力发电机 额定 转速 阶段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在额定转速阶段的变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求解风力发电机在不同桨距角下对应的Cp-λ曲线;
B.找出Cp-λ曲线族最大的外包络线Cpmax-λ及不同叶尖速比所对应的叶片桨距角;
C.在额定转速阶段,根据来流风速求解出风力发电机运行的叶尖速比;
D.根据叶尖速比调整叶片桨距角,使得风力发电机运行在Cp-λ曲线族的外包络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在额定转速阶段的变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C中,叶尖速比λ=ΩR/U,其中:Ω为风轮转速,R为风轮半径,U为来流风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在额定转速阶段的变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的求解过程包括:
A1.诱导因子的求解,
(1)假设轴向诱导因子a和周向诱导因子b的初值,
(2)根据计算入流角,其中λ为叶尖速比,r为叶素距轮毂中心的距离,R为风轮半径,
(3)根据α=φ-β-β0计算叶素攻角,其中β为叶素扭角,β0为叶片桨距角,
(4)根据求得的叶素攻角结合翼型气动数据得到叶素的升力系数Cl和阻力系数Cd,
(5)计算诱导因子a和b的新值
a=g1/(1+g1),b=g2/(1-g2)
F=FtFh
其中rhub为轮毂半径,N表示风力机叶片数目,
(6)比较新计算的a和b与上一次a和b的值,如果误差小于设定的误差值,则终止迭代,否则回到(2),并继续迭代;
A2.获得叶素升阻力系数,
在求解出轴向诱导因子a和周向诱导因子b后,可根据以下两式求出叶素入流角及翼型对应攻角
α=φ-β-β0
然后根据翼型攻角和对应气动数据得到叶素的升阻力系数Cl和Cd;
A3.风轮功率系数的求解,
根据下式求出风轮转矩
风轮功率和功率系数为:
P=Q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在额定转速阶段的变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D:
在额定转速阶段初期,逆向变桨,桨距角保持为负;
随着风速的增加,叶片顺向变桨,桨距角由负值向正值过渡;
在额定功率前,桨叶过渡至正的桨距角;
当额定风速继续增加时,叶片顺桨幅度增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218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瞬间减速器
- 下一篇:地面直注式液氮防灭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