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力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2378.7 | 申请日: | 201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2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宋学刚;宋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天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2/04 | 分类号: | B63B22/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王贤义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力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力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浮标是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助航设施,其主要的功能是标识航道的方向、界限与障碍物,揭示有关航道信息。现有通用的浮标都是由浮体部分和锚泊系统组成,锚泊系统牵制水面的浮体部分使其保持在某一固定的区域位置内,以标识界限、揭示方向等信息;但是当该浮标处的水平面下降时,由于锚泊系统中的锚缆处于松弛状态而不能将水面的浮体部分保持在原来固定的区域位置内,偏离原来的指示位置,不能提供准确的指示信息,给船舶的安全航行、港口的管理以及水面信息的传递等带来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当水位发生变化时水面浮标都能保持在固定的区域位置内的浮力装置及系统。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涉及的浮力装置包括:
一漂浮于水面的水上浮标,下端连接有绳缆;
一悬浮于水中的中继浮体,其上设置有容所述绳缆穿过的通道;以及用于保持所述中继浮体在水中位置的锚泊系统;
所述绳缆穿过所述通道后并在另一端悬吊有一配重物,所述配重物与水底始终保持有一定距离。
更加具体的,所述锚泊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锚定物和连接于所述锚定物与中继浮体之间的锚缆,所述锚缆为金属缆索或者高分子缆索。
本发明涉及的浮体系统包括有若干个浮力装置,该浮力装置包括:
一漂浮于水面的水上浮标,下端连接有绳缆;
一悬浮于水中的中继浮体,其上设置有容所述绳缆穿过的通道;以及用于保持所述中继浮体在水中位置的锚泊系统;
所述绳缆穿过所述通道后另一端悬吊有一配重物,所述配重物与水底始终保持有一定距离;
每个浮力装置中的水上浮标相串联或用网状物连接形成水面浮标体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包括水面浮标以及一特有的中继浮体,该中继浮体通过锚泊系统悬浮于水中,所述水面浮标的下端系有绳缆,该绳缆穿过中继浮体上的通道,其下端悬吊有一配重物,该配重物与水底始终保持一定距离,因此本发明中的绳缆始终不会出现松弛的状况,当海面水位下降时,上述的配重物会随之下降,通过牵制绳缆使水面浮标保持的原来的固定位置,即使海面存在风浪等恶劣海况时,水面浮标有可能会被带离原有位置,但在配重物的重力作用下依然会使水面浮标回复到原有位置,保证指示信息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浮力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浮力装置的浮标由偏移位置回归到原来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浮力装置包括有漂浮于水面的水上浮标1和悬浮于水中的中继浮体3以及用于保持所述中继浮体3在水中位置的锚泊系统;水上浮标1的下端连接有绳缆2,该绳缆2也可由锚链代替,中继浮体3上设置有容所述绳缆2穿过的通道7,所述绳缆2穿过所述通道7后另一端悬吊有一配重物5,所述配重物5与水底始终保持有一定距离。上述水上浮标1即为现有通用的浮标,其上可设有航标灯或探测设备等,其它的各种具备特定功能的浮标均能应用于本发明,其浮标的各部分具体结构在此不作敖述;所述通道7可以是在某一浮体上开设有通孔形成或者事先在制作中继浮体3的过程中定制有一管道可供绳缆2通过。用于保持所述中继浮体3在水中位置的锚泊系统为现有技术,一般来说包括一个或多个锚定物6和连接于所述锚定物6与中继浮体3之间的锚缆4,所述锚缆4为金属缆索或者高分子缆索等,它在水中受到中继浮体3的浮力作用始终处于绷紧状态;所述锚定物6为铁锚或沉石或能提供锚定力的重物。
上述结构的浮力装置中涉及的中继浮标3依靠锚泊系统可以准确固定在水下指定位置,为水上浮标1提供定位平台,具体来说其作用原理体现在:参见图2,当水面的水位下降或者遭遇恶劣风浪时,水上浮标1可能会偏移原有的位置区域,失去导航指示作用,如图2中的虚线位置所示,但在配重物5的重力牵引作用下,水上浮标1会立即回复到原来的位置区域内,防止水上浮标1发生偏移,为水上浮标1指示信息的准确性提供了保障;多个浮标组成的体系来起到导航或者标识水面界限的作用,所以本发明涉及的浮体系统是包括了若干个上述的浮力装置,每一个浮力装置中的水上浮标1相串联或用网状物连接或其它形式连接形成水面浮标体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天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天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23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泵压式煤泥压滤机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
- 下一篇:铰链单元和便携式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