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上升压站的浮托式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2956.7 | 申请日: | 201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7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方滔;赵生校;陈德春;孙杏建;俞华锋;冯卫江;贾献林;毛愉菁;柳丽香;郭士杰;汤群益;袁建平;周永;徐江;荣洪宝;夏艳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17/00 | 分类号: | E02B1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上 升压 浮托式 安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升压站的安装方法,特别是一种海上升压站的浮托式安装方法,主要适用于海上风力发电领域。
背景技术
在我国,海上风力发电是一个新兴的产业,2007年以后我国开始逐步发展海上风力发电产业。我国海上风力发电产业尚属起步阶段,目前国内已建的海上风电场是将风力发电机所发的电能送至陆地,由陆上升压站升压后送入电网。随着我国海上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海上风电场离岸距离越来越远、风电场规模越来越大,传统的在陆上设置陆上升压站的方式因为低压输电线损大、电缆的铜材消耗量大、费用高而不再合适,为了将海上风电场产生的电能安全可靠的、经济的送到内陆,就必须在海上设置海上升压站。海上升压站就是将风力发电机所发的电能升压至110kV、220kV或更高,然后通过高压海底电缆送至陆地,再经高压架空线送入内陆电网。
海上升压站设置在海域,无法象陆上升压站那样逐层建设、逐个设备安装,因此海上升压站一般需采用大型浮式起重船安装,海上升压站在码头建造完成后,通过大型起重船整体起吊装上驳船,由驳船运至安装现场后,再由大型起重船从驳船上起吊,安装于基础上,由于海上升压站整体结构尺寸大、重量大,需采用2000t级以上的大型起重船,而国内大型浮式起重船数量有限、费用很高,因此这种安装方式对海况适应性较差、安装费用高、风险大。随着我国海上风电建设的大规模开展,海上升压站将大量的建设,寻求一种安全、高效、费用低、对船机设备要求低的安装方式是非常迫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安全高效、费用省、对船机设备要求低的海上升压站浮托式安装方法。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安装过程中无需使用大型起重船,以减少大型起重船对海况的高度依赖,解决现有安装方式中大型起重船无法在水深较浅的海域进行作业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海上升压站的浮托式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在陆上完成海上升压站的建造,并将其运至码头放置;同时在海上预定位置安装升压站基础,该基础中部至少一个方向留有间隙;
b、采用滑移方式将海上升压站滑至驳船上,临时固定后运至预定的安装位置,并判断海上升压站的支架底面是否高于基础的顶端,若是,则执行步骤d;若否,则执行步骤c;
c、控制驳船上升,使海上升压站的支架底面高于基础的顶端;
d、将驳船驶入基础中部的间隙内并定位,使基础与海上升压站的支架在竖直方向上一一对应;
e、控制驳船下降,将海上升压站的支架搁置于基础上,同时驳船继续下降直至与海上升压站脱离,然后将驳船从海上升压站底部拖出;
f、将支架和基础焊接即可。
所述滑移方式上船包括如下步骤,
b1、控制驳船升降,使驳船上表面与码头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b2、在驳船与码头之间铺设一道临时轨道;
b3、利用千斤顶或缆机牵引,使海上升压站经轨道滑至驳船上。
所述驳船的宽度小于基础中部预留的间隙,且驳船底部设有若干水量可以自由调节的压水舱。
所述驳船升降是通过潮水涨落或者调节压水舱内的水量来实现的。
所述支架底部或基础顶部设置缓冲装置。
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支架内的固定挡板,以及同轴内嵌于支架底端、并可沿其轴线滑动的活动挡板,固定挡板、活动挡板和支架内壁围成的空腔内填充用于减缓冲击力的细沙,同时活动挡板上开设用于放空细沙的放空阀。
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基础内的固定挡板,以及同轴内嵌于基础顶端、并可沿其轴线滑动的活动挡板,固定挡板、活动挡板和基础内壁围成的空腔内填充用于减缓冲击力的细沙,同时固定挡板上开设用于放空细沙的放空阀。
在步骤e和f之间增加打开缓冲装置的放空阀,放空空腔内细沙这一步骤。
所述驳船上安装有用于与基础连接的缆绳,以实现驳船与基础之间的相对定位。
所述基础为导管架基础或桩基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29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虚拟计算机系统、区域管理方法及程序
- 下一篇:用于眼科手术激光的光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