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瓶机自动上管装置的供管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3109.2 | 申请日: | 201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3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士华 |
主分类号: | C03B23/045 | 分类号: | C03B23/045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米文智 |
地址: | 050200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瓶机 自动 装置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瓶机自动上管装置的供管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制瓶行业的制瓶机主要有进口和国产两种类型,对于进口的制瓶机由于价格昂贵,很难被用户接受。而国产的制瓶机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很受广大的用户欢迎。但两类制瓶机普遍存在着自动化程度不高的缺陷,如续管操作全部采用人工的操作方式,该种操作方式不仅费工费时,危险性高,并且效率低,故障率高。为此由本申请人于2011年01月26日申请了申请号为201110027443.6、名称为“一种与制瓶机配套使用的自动上管机”的发明专利,该申请虽然很好的解决了制瓶机自动续插管的难题。但该技术方案还是由人工将所需续管以单支的操作方式先插入储管机构内,然后再由插管机将续管自动为制瓶机续管,而不能实现制瓶机续管操作的全自动工作模式。为此本申请人又于2011年05月26日申请了申请号为201110138547.4名称为“一种与制瓶机配套使用的全自动上管机 ”发明专利申请,该专利申请虽然很好的实现了制瓶机续管操作的全自动工作模式。该申请送管机构的结构是由储管架、两对送管气缸和一对接管气缸及一个定长气缸组成,其一对接管汽缸分别装配在储管架的近管口的两端,两对送管气缸分别装配在储管架出管口的两端位置,其两对送管气缸间隔一个管径的位置,定长气缸装配在储管架出管口一侧边的端口处。该种结构虽然能有效将所需料管自动输送到位。但该技术方案还存在如下不足:其一是储管架内存放料管的数量受限。由于储管架固定装配在对应送管提升机构的料管输送托架处,其储管架的料管输出端口与料管输送托架间对应的倾斜角是固定的,而不能随着储存料管的多少进行自动进行调节,故储管架内不能存放过多的料管,否则将造成储管架料管输出端口料管的堵塞,造成不能顺畅的为制瓶机自动输送料管的故障。同时储管架内不能存放过多的料管,相应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效率。其二是储管架内的料管需要平整单排存放,否则将造成储管架料管输出端口料管的堵塞,造成不能顺畅的为制瓶机自动输送料管的故障。其三是该送管机构的结构和控制程序复杂;由于储管架料管的输出是通过制瓶机控制器控制两对送管气缸和一对接管气缸实现的,故该送管机构的结构和控制程序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料管储量大、性能稳定、定位准确、自动输管的制瓶机自动上管装置的供管机构。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制瓶机自动上管装置的供管机构是由支架和装配在支架上的自动平衡料架及输管器构成,所述制瓶机储管自动平衡料架的输出口对应输管器的输送托料板,输管器的料管输出端口对应制瓶机自动上管装置的送管提升机构的料管输送托架。
上述所说平衡活动料架由储管架和平衡调整器构成,所述储管架的两连接臂的中前部通过销轴与支架连接,两连接臂前端头与平衡调整器下端的顶杆相接处,其储管架的底面与平面间构成-10--10度的夹角。
上述所说输管器由输送带和托料板构成;托料板均布排列装配在输送带上,其两托料板间构成储料管的腔室,储料管腔室的纵截面高度为料管直径的1.1—1.3倍;所述输送带与纵向垂直线间成10—30度夹角。
本发明取得的技术进步:该供管机构是与制瓶机自动上管装置配套使用的,该供管机构通过自动平衡料架,对储装在储管架内的料管自动传送到输管器的储料管腔室内,储管器在制瓶机控制器的控制下,自动将料管输送至制瓶机送管机构的输入端口。在平衡调整器的作用下,储管架的底面与平面间的夹角随储管架内存储料管的多与少进行实时的调整,即实现了以储管架内料管的重量为控制力对储管架底面与平面间的夹角的自动调整。从而有效确保了储管架输出的料管稳定、可靠地输送到储料管的腔室内。同时储料管腔室设计为与料管外形体积相对应的容积空间,不论储管架内的料管是单层或多层存放,都可有效保证储管架内的料管单只有序、稳定可靠地输送到储料管腔室内。该上管机料管输送定位精度高、性能稳定、可靠性高,输管准确率达到了100%,提高了工作效率30 %以上,该设备不仅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大大降提高了制瓶机整体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士华,未经张士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31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泥疗、蜡泥疗敷贴
- 下一篇:发光二极管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