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锌铁粉尘金属化球团烧结焙烧造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3717.3 | 申请日: | 201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7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朱德庆;潘建;李启厚;春铁军;李紫云;梁钟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1/16 | 分类号: | C22B1/16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锌 铁粉 金属化 烧结 焙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锌铁粉尘金属化球团烧结焙烧造块装置;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厂有大量含锌铁粉尘有待利用,脱除其中的锌并将其造块入送入高炉炼铁是一条有效途径。含铁粉尘粒度细、含碳高、铁品位低,为了充分利用其中的碳,只能生球入炉还原,但生球强度低,还原焙烧中烧损大,还原过程强度进一步变差。世界上较为成熟的处理含锌铁粉尘的工艺和装置主要有回转窑法和转底炉法(Inmetco法)等,均在国内有生产应用,但由于钢铁厂粉尘锌、砷含量较低,回转窑法粉末多,结圈厉害,能耗高、产量低、生产成本高,脱锌后的物料大部分仍呈粉状,只能返回烧结工序,通过烧结造块后进入高炉。因此,回转窑只能有效脱锌,却不能高效造成块,产品仍然是粉料为主。其回收的氧化锌含量约只有60%(折合金属锌含量约45%)。转底炉工法(Inmetco工艺)也存在产品粉末多,金属化率低等问题,导致生产成本高,脱锌率也只有80%,产品附加值低。目前的两种设备均不能有效解决脱锌与造块的矛盾。采用固定床反应器比较合适,像环形转底炉属于此类。但转底炉料层太薄,生球料层仅有10-30mm厚,且气流没有穿过料层,料层还原性气氛难以保证,导致产品金属化率低、脱锌率不高,单机产量低。生球直接铺在箅板上,球团易粘结在箅板上,造成排料困难。
因此,开发新的含锌铁粉尘利用造块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针对钢厂含锌铁粉尘特点,提供一种一步实现锌的还原挥发、铁的还原富集和粉料造块的含锌铁粉尘金属化球团烧结焙烧造块装置。
本发明一种含锌铁粉尘金属化球团烧结焙烧造块装置,包括输送轨道、烧结台车、布料机、干燥风抽风罩、预热风罩、点火罩、还原焙烧罩、冷却风抽风罩、集料斗、破碎机、振动筛、冷却风入口、含锌粉尘气出口、含锌粉尘回收装置、废气出口、干燥风入口,所述输送轨道由输送带及两端设置的驱动轮构成一环形轨道,在所述输送带上嵌装有多台烧结台车,在处于驱动轮轴的轴线以上的输送带两侧分别设有侧板,在所述侧板上方,沿所述输送带前进方向依次设有与所述侧板密封连接的干燥风抽风罩、预热风罩、点火罩、还原焙烧罩、冷却风抽风罩;在所述侧板的下方,分别设有冷却风入口、含锌粉尘气出口、废气出口、干燥风入口,所述冷却风入口与外设冷却气源连通并处于所述冷却风抽风罩下方;所述含锌粉尘气出口与所述含锌粉尘回收装置连通并处于所述还原焙烧罩下方;所述废气出口与外设烟囱连通并处于所述预热风罩及点火罩的下方;所述干燥风入口与含锌粉尘回收装置的排气口连接并处于所述干燥风抽风罩下方;在所述输送轨道一端的上方设有将物料布设至烧结台车中的布料机,在其另一端的下方设有可承接所述烧结台车中物料的集料斗及处于集料斗下方的破碎机;所述点火罩与外设燃气连通,其内设有点火器;所述还原焙烧罩也与外设燃气连通;冷却风抽风罩的输出端与所述预热风罩连通。
本发明一种含锌铁粉尘金属化球团烧结焙烧造块装置中,所述破碎机的输出接振动筛。
本发明一种含锌铁粉尘金属化球团烧结焙烧造块装置中,所述密封采用水封。
本发明一种含锌铁粉尘金属化球团烧结焙烧造块装置中,所述干燥风抽风罩与预热风罩之间通过耐火材料砌墙分隔,所述点火罩与还原焙烧罩之间通过耐火材料砌墙分隔依次形成干燥、预热、还原烧结焙烧三段,干燥段的干燥温度150-350℃,干燥风速0.8-1.2m/s,干燥时间为3-8min;预热段的预热温度500-900℃,风速1.2-2.4m/s,预热时间为3-5min,点火温度为1100-1150℃,点火时间为2min;还原烧结焙烧段的温度为1050-1350℃。
本发明一种含锌铁粉尘金属化球团烧结焙烧造块装置中,所述侧板高度为100-400mm。
本发明一种含锌铁粉尘金属化球团烧结焙烧造块装置中,所述烧结台车底部设有梳状透气箅条的箅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37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滑织带熨烫机
- 下一篇:有机复合燃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