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定管涌发展过程中孔隙率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4136.1 | 申请日: | 201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8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罗玉龙;詹美礼;盛金昌;速宝玉;何淑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发展过程 孔隙率 方法 | ||
1.一种测定管涌发展过程中孔隙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试样的填筑干密度及饱和需水量确定填筑试样的初始孔隙率φ0;确定试样试验初始时刻体积应变为0;确定试验初始时刻的细颗粒流失量为0;
(2)在0~t0时段,通过位移传感器监测的沉降量除以试样高度获得轴向应变ε1;通过粘贴在试样中部的电阻应变片采集获取环向应变ε2;根据三轴试验中体积应变εv、轴向应变ε1及环向应变ε2的关系:εv=ε1+2ε2,确定t0时刻试样的体积应变
(3)在0~t0时段,采集t0时刻细颗粒流失量
(4)根据以下公式,计算0~t0时段中t0时刻的孔隙率
式中,ρsR表示土颗粒的密度;
(5)在t0~t1时段,通过位移传感器监测的沉降量除以试样高度获得轴向应变ε1;通过粘贴在试样中部的电阻应变片采集获取环向应变ε2;根据三轴试验中体积应变εv、轴向应变ε1及环向应变ε2的关系:εv=ε1+2ε2,确定t1时刻试样的体积应变
(6)在t0~t1时段,测试t1时刻细颗粒流失量
(7)根据以下公式,计算t0~t1时段中t1时刻的孔隙率
式中,ρsR表示土颗粒的密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413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奶制品中三聚氰胺的快速检测方法
- 下一篇: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