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灭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4486.8 | 申请日: | 201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0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黄红武;李进宇;周水庭;欧阳联格;向铁明;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62C31/00 | 分类号: | A62C31/00;A62C2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麻艳 |
地址: | 36102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灭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防灭火装置,尤指一种高效灭火射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因土地资源紧张等原因,城市高楼大厦比比皆是,而城市高楼大厦高层起火,往往因高度较高,一般的消防灭火设备,因为射程太小,无法将消防水射到特定高度进行灭火,从而耽误宝贵的营救时间,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甚至会因消防人员无奈,只能接近火源进行近距离灭火而使的消防人员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而殉职。高层建筑起火造成伤亡的事故每年都有发生,比较典型的是2010年11月15日上海余姚路胶州路高层公寓起火事件,造成58人遇难,70多人受伤的重大事故。与高层建筑灭火同样重要的森林的防火和灭火工作,也对灭火设备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求灭火器材的射程尽量的远,这样即能高效的灭火,又让消防人员远离火源,能减少消防人员伤亡。所以尽量提高灭火枪的射程,是进行及时有效灭火和减小消防操作人员伤亡的重要途径。
国内传统的消防灭火装置多为离心式水泵或柱塞式水泵作为加压的工作原理,离心式水泵的特点是水压低但流量大,柱塞式水泵的特点是水压高而流量小,因此射程都相对较小,很难满足高层建筑起火时候的灭火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压力、大流量、射程远、体积小且动力源灵活的高效灭火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高效灭火装置,包括动力装置、曲柄连杆机构、将动力装置的动力传递给曲柄连杆机构的传动装置、加压装置以及操作装置,各部件安装在一支架上;该曲柄连杆机构包括相互枢接的曲柄及连杆,该曲柄的旋转轴与传动装置相连;该加压装置包括活塞杆、活塞及缸套,该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杆枢接,另一端与活塞连接,该活塞滑设于缸套内,该缸套的前端连接有压力水管,该压力水管上设有进水口与水源相连接,该进水口内设有进水单向阀,在该压力水管内还设有出水单向阀;该操作装置为设置在上述压力水管端部的水枪接口,该水枪接口外接水枪。
所述的动力装置为电动机或者发动机。
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变速器、从动轮以及连接在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与变速器的输入轴之间的皮带、连接在变速器的输出轴与所述从动轮之间的链条;所述从动轮与所述曲柄的旋转轴连动。
所述的变速器为可变档变速器。
所述的高效灭火装置进一步包含有飞轮,该飞轮设置在所述曲柄的旋转轴上。
所述的高效灭火装置进一步包含一压力水储罐,该压力水储罐设置在所述压力水管的中段,即将压力水管分成两段,所述的出水单向阀设置在该压力水管与压力水储罐相通的过口处。
所述的加压装置设置有两套或者多套,同时配合设置两组或者多组曲柄连杆机构,且各组曲柄连杆机构错开一定角度设置。在每组曲柄的旋转轴上可再进一步设置一飞轮。
所述的各个曲柄连杆机构的旋转轴同轴设置。
所述支架的下方安装有两个导向轮、两个支撑轮。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发明采用活塞及缸套对水进行加压,代替离心式或柱塞式水泵,因此射程较远(根据实际测试,射高可达50米左右),而且根据需要可以设置双缸机构或者多缸机构,不但可确保运转更加平稳,还可增加出水流量。
此外,所述灭火装置还具有下述优点:
1、该灭火装置体积小、可任意移动,使用方便。
2、动力源比较灵活,即可是电动机,当森林灭火时,电源受限时,也可以采用内燃机等。
3、可增加飞轮储能装置,利用飞轮旋转运动的转动惯量大的特点进行储能,活塞压缩行程时,转速降低,飞轮释放能量去压水,活塞吸水行程时,转速加快,飞轮存储能量,设置双轮机构,更可以使灭火装置的运转更平稳,提高工作效率。
4、可以设置变速器做为传动装置,操作者可根据施救现场的需要,通过变速变扭,产生不同的流量和压力的水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本发明所揭示的是一种高效灭火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的灭火装置主要包括动力装置1、传动装置2、曲柄连杆机构3、加压装置4以及操作装置,还可进一步包括飞轮6及压力水储罐7,各部件安装在一支架8上。其中:
所述的动力装置1可以是电动机11(本实施例所示),也可以是内燃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44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大规模数据应用背景下的电能表运行异常的判断方法
- 下一篇:人工草皮用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