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浆纱机高架烘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4489.1 | 申请日: | 201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8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延武;王自豪;崔运喜;肖雪建;张棣;韩爱国;董意民;闫新;王轩轩;路明德;金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3/10 | 分类号: | F26B13/1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浆纱机 高架烘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浆纱机高架烘燥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浆纱质量,经纱在上浆过程中要经过浸浆和烘燥,而传统的烘燥装置为一列式结构或者三角形结构。从一个浆槽中引出的两片纱到烘筒的行程不一致,产生不同的伸长,两组纱水平引出,由于纱线自重和上浆后浆液的重量,会对纱线产生一定的意外伸长;又两片纱引出时分离角较小,经纱容易带浆和相互粘连,不利于纱线出浆槽后的开口,对干分绞区纱的分绞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浆纱水平出浆槽后,浆液在重力作用下会使浆膜不均匀。烘筒分布在一个水平面上,使得占地面积大而操作空间小。一列式分布的烘燥烘房结构,纱线在烘筒上的包角相对较小,对纱线的热传导面积小,影响烘燥效率,车速提不上去,工作效率低下,同时能源也造成较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显著提高浆纱产量和改善工作条件减少占地面积的浆纱机高架烘燥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浆纱机高架烘燥装置包括依照纱线运行方向由前至后依次设置的前预烘装置、后预烘装置、以及用于对由前后预烘燥装置中引出的纱线进行合并烘燥的合并烘燥装置;所述的前预烘装置和后预烘装置均是由分上下两层排列的每层两只并排设置的烘筒组成;所述合并烘燥装置是由自上而下分三层排列的每层两只并排设置的烘筒组成;所述前预烘装置位于前浆槽上方的,所述后预烘装置位于后浆槽上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由浆槽浸浆的纱线经上浆辊和第二压浆辊后垂直向上进入预烘装置,避免了夹带余浆,两片纱分离成较大的夹角,减少了相互粘连,且在两片纱下方留有操作空间;片纱从浆槽到预烘装置距离较短,缩短了湿纱的长度,且两片纱在前后两组烘筒上缠绕的长度相等,伸长也相等,克服了原有的两片纱伸长不一致的缺点,同时可以忽略由于纱线自重和上浆后浆液自重,对纱线产生一定意外伸长的影响。另外,由于预烘装置分布于浆槽上方,在保证合理宽敞的操作空间的同时,缩短了整个浆纱机的长度,减少了占地面积。而且纱线在烘筒上的包角较大,即烘燥效率提高,产量也较大提高,能源得到充分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分层进入烘房预烘装置)。
图2为本发明的不分层进入烘房预烘装置的工艺流程图。
图中序号:1.是烘燥烘房,2. 是前浆槽,2-1. 是后浆槽,3. 是前预烘装置,3-1. 是后预烘装置,3-2. 是合并烘燥装置, 4、6. 是上浆辊,5、7. 是第二压浆辊,8、9、10、11. 是片纱,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是烘筒,26、27、28、29、30、31. 是导纱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以下将结合实施例(附图)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浆纱机高架烘燥装置包括依照纱线运行方向由前至后依次设置的前预烘装置3、后预烘装置3-1、以及用于对由前后预烘燥装置中引出的纱线进行合并烘燥的合并烘燥装置3-2;所述的前预烘装置3和后预烘装置3-1均是由分上下两层排列的每层两只并排设置的呈烘筒12、13、14、15、16、17、18、19组成;所述合并烘燥装置3-2是由自上而下分三层排列的每层两只并排设置的烘筒20、21、22、23、24、25组成;所述前预烘装置3位于前浆槽2上方的,所述后预烘装置3-1位于后浆槽2-1上方。所述的的每层两只并排设置的烘筒之间的中心距910mm。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经由前浆槽2浸浆的纱线经上浆辊4和第二压浆辊5后分两片纱8和9垂直向上进入前预烘装置3,避免了夹带余浆,两片纱8和9分离成较大的夹角,减少了相互粘连,且在片纱8和9下方留有操作空间;片纱8依次绕过烘筒12、14的表面,之后依次经过导纱辊26、31进入合并烘燥装置3-2,片纱9依次绕过烘筒13、15的表面,之后依次经过导纱辊27、31进入合并烘燥装置3-2。从图中看出,片纱8、9从前浆槽2到前预烘装置3的距离较短,缩短了湿纱的长度,且两片纱8和9在前后两组烘筒上缠绕的长度相等,伸长也相等,克服了原有的两片纱伸长不一致的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44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能转换装置的综合模拟试验平台系统
- 下一篇:电磁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