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稀土离子掺杂的纳米磷灰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5057.2 | 申请日: | 201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8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宋志国;邱建备;尹兆益;周大成;王荣飞;徐圆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81 | 分类号: | C09K11/8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土 离子 掺杂 纳米 磷灰石 探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稀土离子掺杂的纳米磷灰石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各步骤:
A.在室温下,将聚乙烯吡咯烷酮与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0.5~10︰1的混合固体,加入到无水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0.1~9︰1的乙醇/水混合溶液中,同时以超声溶解,至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生物表面活性剂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总质量浓度为0.001~0.06g/mL,得混合溶液Ⅰ;
B.取步骤A的混合溶液Ⅰ,加入含钙化合物和稀土硝酸盐,同时以超声溶解,至含钙化合物的摩尔浓度为0.01~2mol/L,稀土离子与(稀土离子+钙离子)的摩尔比为0.005~0.1︰1,得混合溶液Ⅱ;
C.取步骤A的混合溶液Ⅰ,加入磷酸盐或磷酸,同时以超声溶解,至磷酸盐或磷酸的摩尔浓度为0.006~1.2mol/L,得混合溶液Ⅲ;
D.将步骤B和C所得混合溶液Ⅱ和混合溶液Ⅲ在搅拌速度为5000~15000转/分下进行混合,同时加入碱溶液调节pH值为10~12,再以超声处理10分钟,形成含稀土离子掺杂的纳米磷灰石溶胶的悬浮体系Ⅳ;
E.将步骤D的悬浮体系Ⅳ在20~200℃下,经常规陈化24~36小时,再用去离子水洗涤,然后经离心处理,即得到稀土离子掺杂的纳米磷灰石探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类型为K15、K30、K60或K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为卵磷脂或鼠李糖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的含钙化合物为硝酸钙、氯化钙或氢氧化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的稀土硝酸盐为硝酸铕、硝酸铽、硝酸铥或硝酸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的磷酸盐为磷酸氢二铵、磷酸氢二钠或磷酸氢二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的碱溶液为氨水、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的陈化是将悬浮体系Ⅳ置于高压釜陈化、超声场或磁场中陈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溶解是在功率为20~100W的条件下进行超声处理10分钟。
10.由权利要求1~9中任一制备方法所制得的稀土离子掺杂的纳米磷灰石探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505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加热安全足浴盆
- 下一篇:具有切刀的一体式机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