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冷却塔应用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6105.X | 申请日: | 201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9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钟志鹏;刘志辉;庞晓风;冯剑超;李宾;任聪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纳源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C1/00 | 分类号: | F28C1/00;F25B1/02;F25B1/04;F25B1/047;F25B4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冷却塔 应用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多功能冷却塔应用系统,可提供自然冷源和/或水冷机械冷源,所述应用系统包括用冷设备(1)、闭式冷却塔(3)、系统定压及补水装置(4)、循环泵(5)、冷水机组(7)、喷淋泵(9),所述闭式冷却塔(3)包括内循环水系统和外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应用系统还包括三通阀I(2)、三通阀II(6)、三通阀III(8),每个三通阀均包括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入口择一地与所述第一出口、第二出口连通;
所述用冷设备(1)、三通阀I(2)、闭式冷却塔(3)的内循环系统、系统定压及补水装置(4)、循环泵(5)、三通阀II(6)、冷水机组(7)通过管路依次连通,构成第一回路;所述用冷设备(1)与三通阀I(2)的入口连通,闭式冷却塔(3)的内循环系统与三通阀I(2)的第一出口连通,系统定压及补水装置(4)与三通阀I(2)的第二出口连通;所述循环泵(5)与三通阀II(6)的入口连通,冷水机组(7)与三通阀II(6)的第一出口连通,用冷设备(1)通过冷冻水旁通连接管路与三通阀II(6)的第二出口连通;
所述冷水机组(7)、三通阀III(8)、喷淋泵(9)、闭式冷却塔(3)的外循环系统通过管路依次连通,构成第二回路;所述喷淋泵(9)与三通阀III(8)的入口连通,冷水机组(7)与三通阀III(8)的第一出口连通,闭式冷却塔(3)的外循环系统通过冷却水旁通连接管路与三通阀III(8)的第二出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冷却塔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系统根据所述用冷设备的进、出口温度及自然冷源的温度,通过三通阀I的择一连通来决定所述用冷设备的冷源取自所述闭式冷却塔还是取自所述冷水机组,或是由所述闭式冷却塔和所述冷水机组共同提供。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冷却塔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闭式冷却塔内循环水系统的供水温度能满足所述用冷设备对冷源供水温度的要求时,所述用冷设备完全利用自然冷源,三通阀I的入口与其第一出口连通;三通阀II的入口与其第二出口连通,或当循环泵排出的冷源介质在流经冷水机组的蒸发器时产生的压降在可接受范围内时,三通阀II的入口与其第一出口连通;三通阀III的入口与其第二出口连通,或当喷淋泵喷出的喷淋水在流经冷水机组的冷凝器中产生的压降在可接受范围内时,三通阀III的入口与其第一出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冷却塔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当闭式冷却塔内循环水系统的供水温度高于用冷设备的出水温度时,用冷设备的冷源取自冷水机组,三通阀I的入口与其第二出口连通,三通阀II的入口与其第一出口连通,三通阀III的入口与其第一出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冷却塔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单独运行闭式冷却塔不能完全满足用冷设备的用冷需求时,用冷设备的冷源由闭式冷却塔和冷水机组共同提供,三通阀I、三通阀II、三通阀III的入口分别与其各自的第一出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冷却塔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系统进一步包括用于测量用冷设备进、出口温度的传感器;用于测量闭式冷却塔出口温度、冷水机组出口温度的传感器;用于测量闭式冷却塔的外循环系统的供水、回水温度的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冷却塔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机组包括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部件和压缩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冷却塔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为板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或套管式换热器;所述蒸发器为板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或套管式换热器;所述压缩机为离心式、螺杆式、涡旋式、活塞式或者滚动转子式中的任意一种;冷水机组中的制冷剂为R22、R134a、R407C或R410A中的任意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冷却塔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冬季及严寒季节使用所述应用系统时,所述闭式冷却塔内循环水系统及外循环水系统添加防冻剂,防冻剂为乙二醇、CaCl2、NaCl、MgCl2、甲酸钾、乙酸钾、甲酸钠、乙酸钠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纳源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纳源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610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流阻快装挂件
- 下一篇:一种生产低碳锰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