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燃料气地下储气井用多层储气井筒体及其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6334.1 | 申请日: | 201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8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冉训;陈英;刘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冉训;陈英;刘国伟 |
主分类号: | F17B1/00 | 分类号: | F17B1/00;F17B1/02;E04H7/18;C04B28/00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詹福五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燃料 地下 气井 多层 井筒 及其 成型 方法 | ||
1.一种高压燃料气地下储气井用多层储气井筒体,包括底端带密封头的内层储气筒体及外筒体,其特征在于在内层储气筒体与外筒体之间还设有将内层储气筒体外表面完全包裹的水泥保护加强层,而在外筒体底端亦设有密封头、储气筒体外表面则间隔设置扶正器;内层储气筒体与外筒体通过水泥保护加强层紧固连接成一体。
2.按权利要求1所述高压燃料气地下储气井用多层储气井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保护加强层的壁厚为30~50mm、底部厚与储气筒体底端至外筒体内底面的距离相同。
3.按权利要求1所述高压燃料气地下储气井用多层储气井筒体的成型方法,其成型方法为:
步骤A.钻基础井:首先按石油、天然气钻井技术和程序钻基础井;
步骤B.配制缓凝水泥浆并固定外筒体:按基础井容积的40-55%配制外筒体与基础井壁连接固定用缓凝水泥浆,水泥浆的重量百分比为:水泥∶水∶降失水剂∶缓凝剂∶减水剂=1∶0.6~0.7∶0.012~0.018∶0.0007~0.0010∶0.012~0.018,搅拌均匀后将配制好的缓凝水泥浆注入基础井内至基础井1容积的40-55%、再按常规地下储气井井筒的固定方法将底部带密封头的外筒体下到基础井内,当外筒体下入到缓凝水泥浆面以下后向外筒体内置入配重物、以克服缓凝水泥浆的浮力,至外筒体沉到位且缓凝水泥浆溢出地面止,待缓凝水泥浆将外筒体与基础井凝固成一体后、取出配重物;
步骤C.配制保护加强层用缓凝水泥浆:以外筒体内腔容积的30-50%的量计、按步骤B中水泥浆的成分及重量百分比配制缓凝水泥浆,并将其注入外筒体内腔中,转步骤D;
步骤D.固定储气筒体及多层储气井筒体的成型:仍按常规地下储气井井筒的固定方法向经步骤C注入缓凝水泥浆后的外筒体内下入外表面间隔设置扶正器、底端设有密封头并通过连接套连接的储气筒体,当储气筒体下至缓凝水泥浆面以下后,向储气筒体内注入流体介质以克服缓凝水泥浆的浮力、同时将缓凝水泥浆沿储气筒体与外筒体之间的环形空间逐渐向上压至溢出地面且储气筒体下沉到位止,储气筒体的下置过程必须在缓凝水泥浆初凝前完成;待缓凝水泥浆将储气筒体和外筒体凝固成一体后抽出配重流体、清洗储气筒体内腔,即得由储气筒体、保护加强层和外筒体组成的多层储气井筒体,再经试压合格后、即成。
4.按权利要求3所述述高压燃料气地下储气井用多层储气井筒体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所述当外筒体下入到缓凝水泥浆面以下后向外筒体内置入配重物、其配重物为金属杆或金属杆+水。
5.按权利要求3所述述高压燃料气地下储气井用多层储气井筒体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所述缓凝水泥浆成分中:降失水剂为羧甲基纤维素或聚丙稀酸钠、磺甲基酚醛树脂,所述缓凝剂为葡萄糖酸钠或高糖木质素磺酸盐、柠檬酸,所述减水剂为萘磺酸盐甲醛混合物或木质素磺酸盐、聚羧酸盐。
6.按权利要求3所述述高压燃料气地下储气井用多层储气井筒体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所述固定外筒体、外筒体中的各节筒体之间采用焊接或粘接、铆接、螺纹联结方式固定联结。
7.按权利要求3所述述高压燃料气地下储气井用多层储气井筒体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和步骤C中所述缓凝水泥浆的缓凝时间不低于10小时。
8.按权利要求3所述述高压燃料气地下储气井用多层储气井筒体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所述向储气筒体内注入流体介质以克服缓凝水泥浆的浮力,其流体介质为水或钻井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冉训;陈英;刘国伟,未经冉训;陈英;刘国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633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烧结余热发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两性淀粉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