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地下储气井用多层储气井筒体及其成型固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6347.9 | 申请日: | 201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2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冉训;陈英;陆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冉训;陈英;陆德明 |
主分类号: | B65G5/00 | 分类号: | B65G5/00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詹福五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地下 气井 多层 井筒 及其 成型 固定 方法 | ||
1.一种高压地下储气井用多层储气井筒体,包括带扶正器的内层储气筒及底部带灌浆工艺孔的外筒体,其特征在于在内层储气筒体与外筒体之间还设有将内层储气筒体外表面完全包裹的水泥保护加强层,而在带扶正器的内层储气筒体的底部还设有灌浆工艺孔及灌浆工艺孔堵头、在外筒体底部的灌浆工艺孔内还设有与该工艺孔配套的胶塞;内层储气筒体与外筒体通过水泥保护加强层紧固连接成一体。
2.按权利要求1所述高压地下储气井用多层储气井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储气筒体的底部灌浆工艺孔为锥形螺孔、而设于锥形螺孔内的堵头为设有锥螺纹的旋塞式堵头或单向阀。
3.按权利要求1所述高压地下储气井用多层储气井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保护加强层的壁厚为30~50mm、底部厚与储气筒体底端至外筒体内底面的距离相同。
4.按权利要求1所述高压地下储气井用多层储气井筒体的成型固定方法,其成型固定方法为:
步骤A.下外筒体:首先按石油、天然气钻井技术和程序钻基础井,再按常规地下储气井井筒的固定方法将底部带灌浆工艺孔的外筒体下到基础井内;
步骤B.固定外筒体:将灌浆用插管吊入外筒体内腔、插管下端通过连接套与外筒体底部灌浆工艺孔连接,同时采用扶正器将灌浆插管扶正定位,再将插管上端通过高压接头与灌浆泵接通后、起动灌浆泵,将配制成比重为1.6~1.9g/cm3的水泥浆经外筒体底部的灌浆工艺孔灌入外筒体与基础井壁之间的环形空间内,当水泥浆由下至上溢出井口后、关闭灌浆泵,然后打开插管上端的高压接头将工艺孔配套用胶塞装入灌浆插管内、接上接头后,立即向插管内泵入清水将胶塞压入工艺孔内、至泵压突增时关闭灌浆泵;然后将插管下端抽离灌浆工艺孔并清洗外筒体内腔、待用;
步骤C.下储气筒体:仍按常规地下储气井井筒的固定方法向经步骤B固定后的外筒体内下入底端设有灌浆工艺孔、而外表面间隔设置扶正器的储气筒体,当储气筒体下到位后、采用筒体吊装夹板将储气筒体夹持固定;
步骤D.灌注水泥保护加强层及多层储气井筒体的成型固定:将灌浆插管插入经步骤C采用吊装夹板夹持固定好的储气筒体内、其下端头与储气筒体底部的灌浆工艺孔连通并旋紧后,启动灌浆泵、将配制成比重为1.6~1.9g/cm3的水泥浆经储气筒体底部的灌浆工艺孔,由下向上灌入储气筒体与外筒体之间的环形空间内,当水泥浆溢出地面后、关闭灌浆泵;然后打开灌浆插管上端的高压接头将清管胶塞装入灌浆插管内、接上接头后,立即向插管内泵入清水将清管胶塞向下压以清除灌浆插管及灌浆工艺孔堵头部位内的水泥浆、至泵压突增时关闭灌浆泵,待水泥浆凝固形成保护加强层后、抽出灌浆插管及清管胶塞,再利用灌浆插管下端螺纹头将灌浆工艺孔堵头旋入灌浆工艺孔内、将其封闭,即得由储气筒体、保护加强层和外筒体组成的多层储气井筒体,再经试压合格后、即成。
5.按权利要求4所述高压地下储气井用多层储气井筒体的成型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下外筒体中、各节外筒体之间采用焊接或粘接、铆接、螺纹联结方式固定联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冉训;陈英;陆德明,未经冉训;陈英;陆德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634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