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消毒耦合剂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6373.1 | 申请日: | 2012-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0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孙开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壹叁玖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49/22 | 分类号: | A61K4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地址: | 22400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消毒 耦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消毒耦合剂,尤其涉及一种在皮肤和腔道粘膜超声波检测与治疗时使用的具有消毒功能的医用消毒耦合剂,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在临床使用超声波进行诊断和治疗时,为了避免气体对图像的干扰,在超声探头上会涂抹一层耦合剂。在临床操作中,耦合剂需与皮肤、探头辐射面密切接触,故除声学特性外,耦合剂还须满足不刺激皮肤、不损坏探头、不粘污衣物的要求,而国内以往所用羧甲基纤维素型和石蜡油型制剂在这些方面的明显缺陷。国家医药行业标准《YY 0299-2008医用超声耦合剂》规定了:(1)产品必须是水性高分子凝胶型制剂;(2)规定产品成分中不得包含硅油、矿物油及其他导致硅橡胶溶胀和损坏的物质,以保护超声探头的声透镜;(3)规定产品中所含醇类仅限于丙二醇、丙三醇和聚乙二醇等无毒化合物,以排除对人体具有一定毒性的乙二醇、正丙醇等;(4)所用防腐剂和着色剂必须符合化妆品卫生标准中的相关要求等。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进口超声仪器时,设备随带和嗣后进口的医用超声耦合剂,就是以卡波姆树脂为主要原料,并加入中和剂、润肤保湿剂、防腐消毒剂、着色剂等配制而成。现国内正式生产的产品均为卡波姆凝胶型,但产品主要为用于完好皮肤的普通型,过于单调,难以适应多种临床需求,特别是腔内B超,由于与粘膜直接接触,应首选使用消毒型的耦合剂,国内已有的消毒型耦合剂,常采用抗生素作为灭菌剂,易产生抗药性。耦合剂是超声波诊断和治疗中常用的耗材,因此需要原料来源广泛且稳定,制备方法简单,才能实现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为患者减轻医疗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提供一种原料来源广泛且稳定、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且安全高效的、在皮肤和腔道粘膜超声波检测与治疗时使用的具有消毒灭菌功能的医用消毒耦合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配制:
卡波姆980 0.3%;
氢氧化钠 0.12%;
甘油 3%;
消毒剂 0.5~1%;
月桂醇醚硫酸钠 0~1%;
维生素B5 0~1%;
纯化水 余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述卡波姆980为粘度调节剂,所述氢氧化钠为pH值调节剂,所述甘油为保湿剂,所述消毒剂为西吡氯铵、二氧化氯或三氯生,所述月桂醇醚硫酸钠为润滑剂,所述维生素B5为润肤剂。
本发明的医用消毒耦合剂的具体制备方法为:分别称取卡波姆980和氢氧化钠,分别完全溶于纯化水中;将氢氧化钠溶液,边搅边倒入卡波姆溶液中,继续搅拌20-30分钟;在搅拌状态下,先后加入甘油、消毒剂和润肤剂,搅拌均匀;将搅拌好的混合液置于超声脱气槽内脱泡,待液体透明呈凝胶状后灌装并经过钴60辐射消毒处理。
本发明的医用消毒耦合剂主要应用领域为在皮肤和腔道粘膜超声波检测与治疗时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医用消毒耦合剂具有快速杀菌、抗菌广谱、抑菌时间长,且消毒剂都不是抗生素,不会产生抗药性等特点,适合用于探头直接与人体粘膜接触的超声波诊断与治疗;本发明的医用消毒耦合剂采用的卡波姆980为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物质,溶胀后所得的凝胶可以有效隔绝超声探头和人体探测部位的空气,使图像结果更为可靠,为准确诊疗提供依据;本发明的医用消毒耦合剂中加入保湿剂、润滑剂、润肤剂,可减少检查时人体的不适感觉;本发明的医用消毒耦合剂采用的原料都是常规原料,来源广泛稳定且价格低廉,制备方法简单,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减轻使用地区患者超声波诊疗的医疗费用负担。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以实施例为限。
实施例1:
一种医用消毒耦合剂,优选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配制而成:
卡波姆980 0.3%;
氢氧化钠 0.12%;
甘油 3%;
西吡氯铵 1%;
纯化水 余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壹叁玖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壹叁玖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63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减小双层前金属介电质层开裂现象的方法
- 下一篇:注塑模具小顶杆二次顶出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