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辊式玉米收获机割台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7093.2 | 申请日: | 2012-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7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朱忠祥;毛恩荣;宋正河;高建民;杜岳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45/02 | 分类号: | A01D45/02;A01D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史双元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辊式 玉米 收获 机割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辊式玉米收获机割台。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生产的投入不断加大,我国玉米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不断增加,但玉米收获仍然是制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国内玉米种植农艺的千差万别、玉米收获机行距适应性差是玉米收获机械研发速度缓慢的主要原因。
摘穗部件是玉米收获机的核心部分。玉米收获机割台按照摘穗形式分为摘穗辊式和摘穗板式,摘穗辊式割台又分为卧辊式和立辊式割台。立辊式的适应性和工作可靠性不如卧辊式,但立辊式在秸秆回收和籽粒损失少等方面有优势,更加适用于玉米秸秆需要整秆回收利用的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等,因此,对立辊式割台的研究显得很有意义。由于国内外对立式辊摘穗机构的研究相对较少,其结构型式、运动参数等对工作质量、工作性能和收获损失的影响及玉米植株在摘穗辊上的运动规律等均无证可查,缺乏理论和试验等基础支撑,给立辊式玉米收获机的设计和生产带来很多问题。
立式摘穗辊型玉米收获机是指摘穗辊与水平的夹角大于60°配置的玉米收获机,其作业工艺是:玉米植株从根部被切断后由夹持部件夹持送往摘穗部件,进入相对旋转的摘辊中,在挤压和冲击下玉米果穗被摘掉。掉落的果穗由升运器送往果穗箱(或剥皮装置),秸秆则由处理装置粉碎还田或切碎回收或整株放铺。立辊式玉米收获机的优点是:收获损失小、秸秆便于处理。由于立式摘穗辊型玉米收获机的摘辊前倾,果穗被摘落后立刻落入升运器中,没有碾压过程,所以落粒较少。由于立式摘穗辊后面的空间开阔,所以可以配置不同的秸秆处理部件,安装粉碎还田部件就可实现秸秆粉碎还田,安装切碎抛送部件就可实现切段回收,安装铺放部件就可实现整株秸秆回收利用。
立辊式玉米收获机割台主要由摘穗拉茎辊、夹持输送装置、分禾器及切割器等部件组成,国内现有的立辊式玉米收获机大多是一对摘穗辊配置一套夹持输送装置和分禾器,收获行距由分禾器的分禾宽度决定,割台的行距适应性较差,阻碍了立辊式割台的发展。本发明从割台的整体结构入手,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立辊式割台,该割台由一对摘穗辊、两套夹持输送装置、两套分禾器、两套切割器及夹持输送部件的行距调节丝杠等部件组成,两套夹持输送装置明显增加了收获宽度,并且其分禾宽度可调,提高了不同地区不同种植农艺的玉米收获的行距适应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辊式玉米收获机割台,增加摘穗宽度,提高机器的行距适应性。
一种立辊式玉米收获机割台,摘穗辊16与主动链轮11同轴安装并与拉茎辊17相连,从动链轮21与切割器14同轴安装,从动链轮21两侧装有左夹持输送链9和右夹持输送链10,左夹持输送链9和右夹持输送链10由支撑轮8张紧支撑,离合组件13通过传动轴12与主动链轮11和摘穗辊16相连,行距调节丝杠6固定于夹持导轨7上,夹持导轨7下部设置支撑架15,传动箱支架20连接传动箱19,传动箱19连接分禾夹持装置支架18,分禾夹持装置支架18连接分禾器。
所述分禾器由右分禾杆1、中分禾杆2、右拨禾链3、左分禾杆4和左拨禾链5组成;中分禾杆2固定于夹持导轨7端部内侧,右分禾杆1和左分禾杆4分别固定于夹持导轨7端部外侧,右拨禾链3和左拨禾链5置于从动轮21上。
行距调节丝杠6的长度可调,通过调节其长度改变夹持导轨7的两条导轨的夹角,进而调整左分禾杆4与右分禾杆1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种植行距玉米的收获。
所述左夹持输送链9和右夹持输送链10为带拨齿的滚子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立辊式玉米收获机割台实现了一对相对旋转摘穗辊配置两套夹持输送装置,两套夹持输送链在同一平面内呈一定夹角安装,通过调节丝杠实现摘穗宽度可调,增加了割台的摘穗宽度,提高了机器的行距适应性。
(2)在一对摘穗辊配置下,通过设置两套夹持输送装置,减少了动力消耗,提高了收获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立辊式玉米收获机割台俯视图;
图2为立辊式玉米收获机割台正视图;
图中,1-右分禾杆、2-中分禾杆、3-右拨禾链、4-左分禾杆、5-左拨禾链、6-行距调节丝杠、7-夹持导轨、8-支撑轮、9-左夹持输送链、10-右夹持输送链、11-主动链轮、12-传动轴、13-离合组件、14-切割器、15-支撑架、16-摘穗辊、17-拉茎辊、18-分禾夹持装置支架、19-传动箱、20-传动箱支架、21-从动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70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治卫生害虫的喷剂
- 下一篇:一种座椅的支撑驱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