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研究秸秆改良材料影响酸性土壤作物生长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7295.7 | 申请日: | 201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7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蔡妙珍;吴坤;王雅雅;张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7/00 | 分类号: | A01G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研究 秸秆 改良 材料 影响 酸性 土壤 作物 生长 方法 | ||
1.一种研究秸秆改良材料影响酸性土壤作物生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供试秸秆、膨润土,并对秸秆进行初步处理;
准备供试土壤,并对供试土壤进行初步处理;
利用供试秸秆和膨润土制备秸秆改良材料;
利用供试土壤及秸秆改良材料进行植物的土培试验;
测定土培土的pH与CEC和作物生长指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秸秆进行初步处理的实现方法为:
将收获的秸秆分别切断,在堆沤池中把切断秸秆堆平,分层加入腐秆灵菌剂和氮肥预处理后堆沤,用农用薄膜覆盖,每10-15天翻看一次,使堆沤池中含水量保持在40-50%,以利保温保湿,有利菌剂作用;
堆沤40天左右的后秸秆分别风干,用小型粉碎机粉碎成碎屑状,装袋备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膨润土采用钙基,细度为100目,厂家购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改良材料包括:水稻秸秆改良材料、大豆(叶柄)秸秆改良材料、玉米秸秆改良材料;
所述水稻秸秆改良材料是将水稻秸秆和膨润土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组成的材料;
所述大豆秸秆改良材料是将大豆秸秆和膨润土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组成的材料;
所述玉米秸秆改良材料是将玉米秸秆和膨润土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组成的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供试土壤进行初步处理的实现方法:
将已知理化性状的红黄壤酸性土风干,剔除植物根系和大块石头等杂物,利用2mm的筛网进行过筛,备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供试土壤及秸秆改良材料进行植物土培试验的实现方法为:
每营养钵称已知理化性状的红黄壤土5kg,分别将秸秆、膨润土、按比例均匀混合成改良材料,按重量比设置5个配比施入土中;
植物种子发芽后,移栽到上述5个配比的土壤中进行培养;
植株生长常规管理,定时进行采样,分析土壤的pH和CEC。
7.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个秸秆改良材料的配比如下所示:
配比1:秸秆∶膨润土=900∶100;配比2:秸秆∶膨润土=800∶200;配比3:秸秆∶膨润土=700∶300。
8.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5个配比如下所示:
配比1:秸秆改良材料∶土=1∶50;配比2:秸秆改良材料∶土=1∶40;配比3:秸秆改良材料∶土=1∶30;配比4:秸秆改良材料∶土=1∶20;配比 5:秸秆改良材料∶土=1∶10;以红黄壤为对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定土培土的pH与CEC的实现方法为:
分别在幼苗移栽前、生长期、开花期、收获期分四次,用常规方法测定土培土的pH与CEC。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定作物生长指标的实现方法为:
每半个月测株高和新增叶片数、叶绿素、光合作用,收获时进行产量测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729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