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解角器的马达构造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7461.3 | 申请日: | 2012-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2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之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银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00 | 分类号: | H02K11/00;H02K5/16;H02K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胡福恒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解角器 马达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马达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解角器的马达构造。
背景技术
目前,解角器用以解析马达转动的角位置,提供对应的位置资讯供马达控制之所需,因此,在空间结构上而言,解角器通常被附加于马达转轴的一端上,而使解角器中的转子得与马达同步转动,并通过磁场的变化输出对应的振幅调变讯号,经解析后即得获得对应的马达转动位置资讯。然而,无论马达或解角器,均是以电能为其动力来源,利用磁场的变化达到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据以产生动力,或感测磁场的变化产生对应的振幅调变讯号,而上述为求同步解析马达转动角位置,使解角器串联于旋转马达的技术内容,虽然可达到同步解析的目的,但其所衍生的却是解析的精确性易受到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特别是对于解析精密度要求愈高的解角器而言,该等因磁场与导体交链所生电压而造成的干扰将愈为显著。
具体而言,在美国第6856061号专利案中即揭露了将解角器设置于内转式直驱马达的转轴内侧与本体间的具体技术内容,这些技术内容固可符合解角器设置的基本要求,使解角器与马达转轴同步转动,具以获得同步的角位置资讯,但是其构造仍不理想,特别是在避免马达动作时对于解角器所产生的干扰情况,该美国专利前案将因解角器与马达间的过短距离而受到较大幅度的干扰,并且,该美国专利前案与习知技术均具有较为繁复的构造组成,除有徒增制造加工难度的缺陷以外,同时因为该等技术内容使得马达在轴向所能承受的负载较低,致影响其使用效果,此于直驱马达将更为显著。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解角器的马达构造,其将其构成中所必需的轴承构造,设置于马达单元与解角器单元之间,以扩大该马达单元与解角器单元间相隔的距离,降低可能的干扰,同时通过所设置的轴承在该马达单元与解角器单元间形成适当的阻隔,加乘地达到有效降低干扰的具体功效。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解角器的马达构造,其构造精简,并可提高马达在轴向上的负载能力。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解角器的马达构造,包含有:
一马达单元,具有一心轴,一环状外壳同轴穿套于该心轴上,并使该心轴径向上的外侧环面与该外壳径向上的内侧环面彼此相向且相互分隔开来,一定子部与一转子部,彼此同轴对应地分设于该心轴与该外壳的相向环面间;
一解角器单元,位于该心轴轴向一端上;
一轴承部,具有一环状轴承窝,位于该心轴与该外壳的相向环面间,并介于该解角器单元与该马达单元的定子部及转子部间,一轴承容设于该轴承窝中。
所述外壳具有一环状壳身,一外环凹同轴凹设于该壳身的内侧环面上,并使凹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心轴,且与所述心轴的轴向垂直对应。
所述外壳更包含有一阶状外环突,同轴突设于所述壳身的内侧环面上,一外压环同轴径向突伸地固设于该外环突的一侧,而与该外环突的凸阶相隔开来,以于其间形成所述外环凹。
所述心轴具有一轴身,一内环凹同轴凹设于该轴身的外侧环面上,并使开口与所述外环凹相向对应。
所述心轴更包含有一轴身,一阶状内环突同轴突设于该轴身的外侧环面上,一内压环同轴径向突伸地固设于该内环突的一侧,并与该内环突的凸阶相隔开来,以于其间形成所述内环凹。
所述轴承窝介于所述外环凹与所述内环凹间。
所述内压环与所述外压环分别位于所述环状轴承窝轴向的两端。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在空间型态上以轴承部作为解角器单元及马达单元间的分隔构造,而可扩大二者间的距离,降低马达单元对解角器单元所造成的干扰程度,同时,通过轴承的阻隔,可进一步防止解角器单元受到马达单元的干扰,而可达到相乘的防止干扰效果。
再者,透过轴承部的具体构造,其以与心轴轴向呈垂直的轴承窝两侧内窝面承受轴向上的负载,相较于习知技术而言具有较高的负载能力,使得本发明具有特别适合但不限于作为直驱式马达的构成内容,而可在相同体积下,承受较习知技术更高的轴向负载,并具有构造精简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沿图1a-a割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具有解角器的马达构造 20马达单元 21心轴 211轴身
212内环突 2121内环突底侧的凸阶 213内压环 214内环凹 22外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银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银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74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