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阴极活性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7602.1 | 申请日: | 201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3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吴清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瓦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48 | 分类号: | H01M4/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阴极 活性 纳米 复合材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阴极活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发明背景
LiCoO2因具有较高的工作电压和高能量密度的优点,其为现今商业锂离子电池中最常使用的正极材料。但LiCoO2成本高、毒性大和相对较低的热稳定性,严重地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这些限制刺激了大量的研究,以改善其热稳定性。但是低的热稳定性(尤其是当高充电放电率条件下使用电池时)引起的安全问题,LiCoO2的使用仍然受到限制。LiCoO2不适合运输用途的可充电电池的正极材料,因此它刺激了搜索替代正极材料,以便使用于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以及能源存储系统。LiNiO2有一种大的理论容量和高的排放潜力。然而,它在充电放电周期中,LiNiO2的晶体结构渐渐地处于折叠状态而降低了放电能力以及热稳定性。尖晶石结构的LiMn2O4是有吸引力的电池正极材料,因为其成本低、对环境无害和良好的热稳定性。不幸的是,由于循环中容量衰减快、高温时锰解散和高放电倍率差等问题,其商业应用受到限制。因此人们做了大量研究,以处理一个或多个问题,包括:引进杂原子(如镍、钴、铬等)到LiMn2O4的晶体结构中。修改的LiMn2O4可以用传统固体状态的反应法、溶胶-凝胶方法、微波法和喷雾干燥法制备。虽然这些方法提供了更加稳定的晶格,但它很难形成均匀掺杂。这可能会导致在循环过程中的相分离而缩短寿命。此外,由于颗粒通常比较大,几个微米的范围,这可能会降低电池性能,如高速率放电能力低。
电池材料的性能高度依赖形态、粒径、纯度和材料的导电性能等,不同材料合成过程随时可以产生不同的形态、粒径、纯度、或电导率材料。因此,电池材料的性能是高度依赖合成工艺。目前,生产LiwMxMnyOz新型材料大多采用固体状态的方法。由于金属掺杂需要,例如控制放电电压和提高电导率,传统固体状态法通常混合掺杂化合物与固体形式的主要金属前躯体。这种固态混合不能实现与其他前驱体均匀混合。因此,所合成材料的性能与质量将受到负面影响。此外,传统的加热方法,由于较长时间的加热,很容易导致严重粒子聚集,同时也增加能源消耗成本。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工艺制备用于电池阴极的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晶体混合均匀,在循环或存储过程中的材料无相分离,本发明制备的纳米活性复合材料可提高容量保留率、充电和放电倍率。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阴极活性纳米复合材料,通式为LiwMxMnyOz,其中M是一种或多种金属元素,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至少一个水溶性金属盐和碱反应;
(2)干燥步骤(1)得到的产物,干燥温度为25~400℃;
(3)将步骤(2)的干燥产物与至少一个含锂前躯体研磨混合或铣削混合;
(4)添加含碳前躯体和/或含掺杂元素化合物;
(5)在惰性气体或空气或氧气环境中煅烧,煅烧温度为300~1100℃。
所述步骤(1)的水溶性金属盐为Mg、Al、Ca、Sc、Ti、V、Cr、Fe、Co、Ni、Cu、Zn、Ga、Ge、Sr、Zr、Nb、Mo、Ta、W、La、Ce、Pr、Nd、Pm、Sm、Eu、Gd、Tb、Dy、Ho、Er、Tm、Yb或Lu的硫酸盐、硝酸盐或盐酸盐。
所述步骤(1)的碱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铵。
所述步骤(3)中的锂前驱体为锂的氢氧化物、碳酸盐或醋酸盐。
所述步骤(4)中含碳前驱体为核糖、阿拉伯糖、木糖、果糖、半乳糖、葡萄糖和甘露糖的一个或多个。
所述步骤(4)中含碳前驱体为聚醚、聚乙二醇、聚酯、聚己内酯、聚乳酸、聚丁烯丁二酸、丁二酸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和聚-羟基丁酸酯的一个或多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瓦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瓦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76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从牛蒡的根、茎和叶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工艺方法
- 下一篇:自动分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