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按钮式开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7763.0 | 申请日: | 201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3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船越胜也;中村修二;西野武志;丸山淳一;小池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26 | 分类号: | H01H13/26;H01H3/1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吕林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钮 开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的按钮式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具有经由弹性材料构成的裙部支承的键顶的按钮式开关装置已被众所周知(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9-120741号公报)。在此日本特开平9-120741号公报记载的开关装置中,在电路基板的表面上配设一对固定接点,同时,在键顶的内侧下面上配设可动接点,通过由键顶的操作使裙部进行弹性变形,在可动接点与固定接点抵接时,得到伴随点击感的独特的操作性。
可是,在日本特开平9-120741号公报记载的装置中,例如如果将键顶构成为长圆形状而对该键顶的端部进行按压操作,则键顶倾斜,对裙部在倾斜方向作用按压力。因此,在裙部的圆周方向的变形上产生偏差,存在不能得到良好的点击感的危险。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按钮式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设置了一对固定接点的基部;通过按压操作朝向基部移动的操作构件;夹装在基部和操作构件之间,通过操作构件的按压操作进行弹性变形,对操作构件赋予与弹性变形相应的非线形的反弹力的动作构件;通过由操作构件的按压操作产生的弹性变形与一对固定接点抵接,使一对固定接点短路的可动接点;在操作构件的按压操作时与操作构件一起动作,以操作构件以一定姿势移动的方式限制操作构件的移动方向的限制组件,限制组件,具有相互卡合的一对连杆构件,该一对连杆构件的一端部分别可转动地支承在基部上,另一端部分别可滑动地支承在操作构件上。
根据本发明,由于限制了操作构件的按压操作时的移动方向,使得操作构件以一定姿势移动,所以能够使基部和操作构件之间的动作构件在圆周方向均匀地弹性变形,能够得到按压操作时的良好的点击感。
这些及其它的本发明的对象、特征及优点,参照在附图中表示的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详细的说明,将更加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按钮式开关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按钮式开关装置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基部的放大图。
图4是图1的动作构件的剖视图。
图5是从斜下方观看图1的键顶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1的连杆构件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按钮式开关装置的组装状态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8是表示可动接点的变形例的图。
图9是表示键顶的安装工序的一例的按钮式开关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0是表示连杆构件的第一变形例的图。
图11是表示连杆构件的第二变形例的图。
图12是表示连杆构件的第三变形例的图。
图13是表示键顶的第一变形例的图。
图14是表示键顶的第二变形例的图。
图15是具有本实施方式的膜片开关的按钮式开关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表示图15的按钮式开关装置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17是图16的XVII-XVII线剖视图。
图18是表示图15的壳体的变形例的图。
图19是表示图15的壳体的另一个变形例的图。
图20是表示图15的膜片开关的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施发明的优选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按钮式开关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按钮式开关装置100的整体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按钮式开关装置100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另外,在图2中,省略了键顶40的图示。下面为了方便,如图示的那样定义上下方向及前后左右方向,根据此定义说明各部的结构。
按钮式开关装置100,具有基部10、设置在基部10的上面上的动作构件20、夹着动作构件20地安装在基部10上的罩30、向下方按压操作的键顶40、配设在基部10和键顶40之间的左右一对连杆构件50。
图3是基部10的放大立体图。基部10,具有大致矩形状的底板部11、从底板部11的上面的左右两缘向上方突出设置的在前后方向呈平板状地延伸设置的左右一对侧板部12、从底板部11的上面的前后两端部向上方突出设置的在左右方向呈平板状地延伸设置的前后一对侧板部13、在底板部11的上面上且在侧板部12、13的内侧向上方突出设置的前后一对引导部14。基部10是通过将非导电性的树脂作为构成材料的一体成形形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未经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77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传输高动态范围图像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燃料系统的运行方法以及燃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