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挖掘机斗杆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8108.7 | 申请日: | 201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1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袁元;刘浩;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38 | 分类号: | E02F3/3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林倩 |
地址: | 2130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挖掘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挖掘机部件。
背景技术
挖掘机上与铲斗连接的长臂,通常称为斗杆,斗杆是挖掘机的主要承载件之一,需要有足够的强度,斗杆的组成零件之间的连接以焊接为主。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1924383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挖掘机斗杆上耳板结构,包括斗杆和上耳板,上耳板在斗杆的后端部;上耳板前部贴在斗杆的上盖板上,后部向斗杆的侧盖板弯曲。上耳板的后端部有用于支撑上耳板的后耳座,后耳座在斗杆的侧盖板上。上耳板的前端延伸到铲斗油缸下方。上述实用新型只单方面地优化了上耳板,此种结构的斗杆若用在大挖上,一些较薄弱的部位可能会被撕裂。很多国外挖机的斗杆后支座为铸件结构,减少了焊缝数量,增强了端部结构。但为了轻量化设计,铸件结构很复杂,浇注成型较为困难,同时开模成本也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进一步提高强度和进一步轻量化的挖掘机斗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出的挖掘机斗杆,包括由两侧板和包络在两侧板外周的围板组成的斗杆主体,在斗杆主体上设有一对铲斗油缸支座和一对耳板,所述两侧板各由前侧板、中侧板和后侧板焊接而成,其中后侧板为异形板,其后部的轮廓面包括上平面、中平面和下平面,上平面和中平面之间、中平面和下平面之间均由曲面连接,所述围板由上盖板、弯板和下盖板焊接而成,上盖板和弯板之间的焊缝对应于后侧板上平面的中部,弯板和下盖板之间的焊缝对应于后侧板中平面的下部;所述两铲斗油缸支座分别焊接在上盖板的左右两侧,铲斗油缸支座的后端对应于后侧板上平面的前部,所述两耳板分别焊接在弯板的左右两侧,耳板的下部向下延伸至下盖板上,耳板的前部向前弯曲,使耳板的上端对应于后侧板上平面的后部,耳板的下端对应后侧板下平面的上部,两铲斗油缸支座和两耳板之间设有卧式加强板,卧式加强板的前、后侧各设有缺口,形成四个连接脚,卧式加强板的前连接脚和铲斗油缸支座后端的高度相同,卧式加强板的后连接脚和耳板上端的高度相同,卧式加强板的两前连接脚分别与两铲斗油缸支座的后端焊连接,卧式加强板的两后连接脚分别与两耳板的上端焊连接,上盖板上且在两铲斗油缸支座之间焊接有Ⅰ型竖式加强板,弯板上且处于两耳板之间焊接有Ⅱ型竖式加强板。
所述后侧板的外表面的下部焊有贴板,贴板的轮廓面包括前侧面、后侧面和底侧面,前侧面、后侧面和底侧面之间均由圆弧面连接,其中后侧面为一凹面,前侧面、底侧面的轮廓形状和后侧板对应部分的轮廓形状相同。
所述下盖板的底面上且处于耳板的下方焊有加强筋。
所述卧式加强板的连接脚为直型脚,前、后侧缺口形状为多折曲面,折面之间由弧面连接,卧式加强板两后连接脚具有焊接坡口。
所述上盖板的厚度小于弯板的厚度,弯板的厚度和下盖板的厚度一致,卧式加强板前厚后薄,其底面呈阶梯形,卧式加强板前后部的厚度差等同于弯板和上盖板之间的厚度差。
所述Ⅰ型竖式加强板的顶面上设有具有圆弧底部的V形缺口,所述Ⅱ型竖式加强板的顶面上设有具有圆弧底部的V形缺口。
斗杆主体的腔内且在两后侧板的内侧面之间对应上盖板和弯板之间的焊缝和对应弯板和下盖板之间的焊缝各焊接有焊缝垫板。
两后侧板上各设有铰轴孔,两铰轴孔之间设有动臂支座,在斗杆主体的腔内且处于动臂支座和上盖板内顶壁之间焊接有内加强板。
所述耳板的内侧中段设有双面焊接坡口,焊接坡口向两端逐渐过渡至消失。
所述上盖板的后端具有焊接坡口,所述下盖板的后端具有焊接坡口,铲斗油缸支座的后端具有焊接坡口。
本发明具有如下积极效果:本发明的斗杆主体由上盖板、弯板、下盖板包络在侧板上,耳板自后侧板的上平面、经中平面包络到后侧板的下平面,包络面积大,提高了耳板的支撑力。斗杆主体后部的轮廓线平滑,有利于应力分布均匀。竖式加强板的设置可减少支座、耳板受力时的微幅摆动,后侧板上的贴板则提高了后侧板薄弱区域的强度。上述竖式加强板和卧式加强板上的圆弧形缺口的设置,有利于应力均匀分布且尽可能减轻重量。本发明在同等条件下平均应力较小,应力分布更加均匀,提高了斗杆强度,同时通过适当减小部分板材的厚度,使斗杆轻量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主要反映底部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主要反映内部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斗杆后部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向视图。
图6是后侧板的示意图。
图7是卧式加强板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81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用卷帘门
- 下一篇:一种由纺锤状单晶构成的花状结构二氧化钛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