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压胶管用橡塑合金橡胶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9578.5 | 申请日: | 201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4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朱亚星;王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漯河市力源橡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9/02;C08L57/02;C08K13/02;C08K5/09;C08K3/06;C08K3/04;C08K5/12;C08K5/14;C08K3/22;F16L11/04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 |
地址: | 452000 河南省漯***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胶管 用橡塑 合金 橡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的经济和基础建设的发展,对传递液压动力的高压液压胶管要求进一步提高,该胶管要求在高压,并且在露天环境下,要求耐臭氧、抗老化、耐腐蚀、耐磨、防龟裂而且脉冲性能好并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对该产品的相应各部位胶料要求较高的性能同时尽量降低的成本,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高性能产品的同时使生产厂家得到较大的产品利润。该技术目的是采用先进的橡胶配方设计理论和方法,应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试验测试分析仪器,优化开发出用于生产高性能液压胶管用高分子合金材料(胶管相应各部位混炼胶)的配方,根据相应的标准要求,使该胶料满足相应的性能指标,通过对液压胶管各部位胶料配方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回归设计、均匀设计的优化设计,使胶料的性能赶上或超过国内先进水平,接近国际先进的同类胶管的胶料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成品液压胶管耐候性、抗变形性能及脉冲性能差,提供一种液压胶管用橡塑合金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压胶管用橡塑合金橡胶,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聚氯乙烯(PVC)25~35、丁腈橡胶(NBR)65~80、活性剂硬脂酸5~8、C5树脂5~6、防老剂RD 0.6~0.8、硫化剂不溶性硫磺(IS)0.6~1.0、炭黑10~50、化学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8、硫化剂过氧化二异丙苯0~3、硫化促进剂DTDM 0.2~0.8、活性剂纳米氧化锌1~3。
所述的液压胶管用橡塑合金橡胶优选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聚氯乙烯28~30、丁腈橡胶70~75、硬脂酸6~7、C5树脂5~6、防老剂RD 0.7~0.8、不溶性硫磺0.7~0.8、炭黑20~40、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6、过氧化二异丙苯1~2、硫化促进剂DTDM 0.4~0.6、纳米氧化锌2~3。
所述炭黑包括高分散低结构炭黑(N660)10~30重量份、炭黑(N774)0~20重量份。
所述的液压胶管用橡塑合金橡胶的制备方法,包括预膨化、初炼、混炼、压出、硫化,它的步骤如下:
(1)将聚氯乙烯放入膨化机,温度80℃~100℃膨化5~6分钟;
(2)初炼:将膨化好的聚氯乙烯和丁腈橡胶放入密闭式练胶机中,在95~105℃的条件下炼5~6分钟;
(3)混炼:加入硬脂酸和纳米氧化锌、C5树脂、防老剂RD、不溶性硫磺、炭黑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在110℃~120℃的条件下混炼9~11分钟,将上述混合胶料排出放置开炼机上经过辊2~3次,降温至45℃~55℃;
(4)压出:加入过氧化二异丙苯、硫化促进剂DTDM在开放式练胶机三包两卷一薄通,辊距0.4mm~0.6mm后出片,停放后压出;
(5)硫化:在148℃~152℃温度中硫化35-45分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高性能液压胶管用橡塑合金胶料如下:扯断强度≥22Mpa,扯断伸长率≤200%,100%定伸≥12.0Mpa,永久变形≤5%,压缩永久变形<20%,臭氧性能(100pphmm)×65℃×180h不龟裂,低温弯曲(-60℃×180h)不龟裂,硬度(邵氏A)≥92,磨耗(1.61km·cm3)≤0.12,弯曲疲劳试验≥60万次,脉冲次数≥100万次。由于使用了聚氯乙烯代替了部分丁腈橡胶从而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胶料的耐臭氧性能、耐天候老化性能、耐腐蚀性和耐磨及防龟裂等性能。
液压胶管用橡塑合金胶料的性能如表1,本发明制备的液压胶管用橡塑合金胶料应用到成品液压胶管后,胶管的性能如表2。
表1 液压胶管用橡塑合金胶料的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漯河市力源橡胶有限公司,未经漯河市力源橡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95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