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行走机械的冷却系统及其冷却方法、液压挖掘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9807.3 | 申请日: | 201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2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东荣;徐茂林;张明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5/02 | 分类号: | F01P5/02;F15B2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余刚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行走 机械 冷却系统 及其 冷却 方法 挖掘机 | ||
1.一种液压行走机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独立设置的发动机冷却系统(10)和液压油冷却系统(20),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10)包括用于对发动机(11)进行散热的集成散热器(30)和冷却所述集成散热器(30)的发动机风扇(12),所述液压油冷却系统(20)包括用于对工作系统的液压油进行散热的液压油冷却器(41)和冷却所述液压油冷却器(41)的液压油冷却风扇(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行走机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冷却系统(20)包括与液压油冷却风扇(21)驱动连接的一转速可调的驱动马达(22)及与驱动马达(22)连接的一变量液压泵(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行走机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冷却器(41)所在的液压油路上设置有检测所述液压油冷却器(41)内的液压油温度的温度传感器(24),所述变量液压泵(23)与所述温度传感器(24)之间依次串联设置有控制所述变量液压泵(23)的排量调节比例阀(25)和控制所述排量调节比例阀(25)的阀体控制器(2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行走机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控制器(26)包括比较模块,所述比较模块上设置有所述变量液压泵(23)调节温度范围,所述比较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24)检测的温度,并将该温度与变量液压泵(23)的调节温度范围进行比较,所述阀体控制器(26)根据比较的结果控制排量调节比例阀(25)的阀口的大小,进而控制变量液压泵(23)的流量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行走机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散热器(30)包括发动机水冷器(31)、发动机中冷器(32)和发动机燃油冷却器(33)。
6.一种液压行走机械的冷却系统的冷却方法,该液压行走机械包括发动机及工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用于对发动机散热的发动机冷却系统(10),发动机冷却系统(10)包括发动机风扇(12)和集成散热器(30),将发动机风扇(12)和集成散热器(30)与发动机(11)连接,将集成散热器(30)设置在发动机风扇(12)的出风方向;
提供与发动机冷却系统分离设置的液压油冷却系统(20),液压油冷却系统包括用于对工作系统的液压油散热的液压油冷却器(41)及液压油冷却风扇(21),将液压油冷却器(41)设置在液压油冷却风扇(21)的出风方向;
控制发动机风扇(12)和液压油冷却风扇(21)运转分别对集成散热器(30)和液压油冷却器(41)进行降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压行走机械的冷却系统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液压油冷却系统(20)包括与液压油冷却风扇(21)连接的驱动系统,该驱动系统包括一检测所述液压油冷却器(41)内的液压油温度的温度传感器(24),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24)感测的温度的不同而控制液压油冷却风扇(21)的转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压行走机械的冷却系统的冷却方法,该驱动系统还包括与液压油冷却风扇驱动连接的驱动马达(22)、驱动该驱动马达(22)的变量液压泵(23)、与变量液压泵(23)连接的排量调节比例阀(25)和阀体控制器(26),控制液压油冷却风扇(21)对液压油冷却器(41)进行降温包括:
温度传感器(24)检测液压油冷却器(41)内的液压油温度Tcur,并将该液压油温度Tcur输出至阀体控制器(26);
阀体控制器(26)内包括有比较模块,比较模块上设置有变量液压泵的调节温度的范围,阀体控制器(26)将该液压油温度Tcur与调节温度范围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控制排量调节比例阀(25)的阀口的大小,进而控制变量液压泵(23)的排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980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