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胚芽油脱蜡提纯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210060520.2 | 申请日: | 201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7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关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天通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3/00 | 分类号: | C11B3/00;C11B15/00;A23D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331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胚芽 油脱蜡 提纯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玉米胚芽油脱蜡提纯生产工艺,属于食品植物油产品领域。
背景技术:
玉米胚油又称玉米油,是从玉米胚中提取的油。玉米油色泽金黄透明,清香扑鼻,口味清淡,没有豆腥味,油而不腻,既可以保持蔬菜和食品的色泽、原有口感与风味,又不损失营养价值,很适合作快速烹炒和煎炸用油。
玉米油容易被人体吸收,吸收率可高达98%以上。对于大多数人,消化系统有病变的人,特别是老年人来说是一种理想的食用保健油。它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西方发达国家,玉米油已成为家庭消费的主流油种。另外在日本、中东地区广受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其作为一种高级食用油而广泛食用,享有“健康油”、“放心油”、“长寿油”等美称。
我国是玉米种植及加工大国,副产品胚芽的数量庞大,生产玉米油的条件得天独厚。玉米油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配比均匀,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植物油脂,其开发充满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由于玉米油中含有蜡质,在20℃以下,呈棉絮状在油中析出,严重影响到其观感,同时食用时有一种异味,影响到其口感。因此,作为商品玉米油必须进行脱蜡处理。但传统的玉米油脱蜡工艺由于结晶养晶工序存在一定的弊端,导致油中的蜡不能完全脱除,无法达到冷冻实验无析出的要求。同时脱除出的蜡状态不佳,影响其综合利用,蜡中含油较多,增加油脂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脱蜡工艺中脱蜡不彻底、蜡中含油高、蜡质不佳而提出。本发明的主要内容是首先控制待脱蜡油的加热温度,其次是控制结晶和养晶过程的温度和时间,第三是控制养晶阶段的搅拌速度。待脱蜡油加热至45℃,使油中的蜡充分溶化,但加热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不能过高,防止油过热回色。由于蜡主要在35℃~28℃的温度区间内析出,这个时间区间要长。为了保证蜡结晶颗粒的均匀,这个区间分为三个时间段完成,其中第一阶段35℃~33℃用时280分钟,第二阶段33℃~30℃用时200分钟,第三阶段30℃~28℃用时280分钟。25℃~12℃是蜡结晶颗粒成长的养晶时间区间,为了保证蜡结晶颗粒大、易过滤、状态好,这个区间也分为三个时间段完成,其中:第一阶段25℃~22℃用时180分钟,第二阶段22℃~18℃用时180分钟,第三阶段18℃~15℃用时160分钟,可以获得最佳的养晶效果。为了使油中蜡结晶颗粒能够互相碰撞并融合成长,脱蜡过程中要对油进行搅拌,但在养晶阶段搅拌速度要降低至每分钟8~10转,防止破坏蜡品形态。
本发明结晶出来的蜡颗粒,在硬度、大小和含油方面效果优于传统的脱蜡工艺,蜡质过滤容易,蜡饼是固片状态硬度好,成品油冷冻实验合格。
具体实施方式:
将油罐内的待脱蜡油通过泵抽出,经流量计计量,经板式换热器换热,该板式换热器通过自动控制来调节温度。将待脱蜡油的温度调节为45℃。换热后的油将直接送入结晶塔内,该结晶塔配有变速搅拌装置且内设冷却介质换热管。首先开启搅拌装置,将转速设为20~30转/分钟,换热管内冷却介质的温度设定为35℃后开始进油。待塔内油充满后,维持油温35℃~33℃并保持280分钟。而后通过调节冷却介质的温度将油温降至约33℃,维持油温33℃~30℃并保持200分钟。最后通过调节冷却介质的温度将油温降至约30℃,维持油温30℃~28℃并保持200分钟。至此,待脱蜡油的结晶过程完成。为了保证蜡晶的形态不被破坏,结晶塔内的油将通过压缩空气的压力平缓地压入养晶塔内,该塔配有变速搅拌装置且内设冷却介质换热管。首先开启搅拌装置,将转速设为8~12转/分钟,换热管内冷却介质的温度设定为25℃后开始进油。待塔内油充满后,维持油温25℃~22℃并保持180分钟。而后通过调节冷却介质的温度将油温降至约22℃,维持油温22℃~18℃并保持180分钟。最后通过调节冷却介质的温度将油温降至约18℃,维持油温18℃~15℃并保持160分钟。至此,待脱蜡油的养晶过程完成,油中蜡的晶体颗粒状态良好,可以压入过滤机完成油中蜡过滤的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天通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天通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05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功能型螺栓拧紧轴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蜂窝网络基站失效条件下的网络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