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平轴无扭缆风力发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0531.0 | 申请日: | 201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6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齐同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同庆 |
主分类号: | F03D9/00 | 分类号: | F03D9/00;F03D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平 轴无扭缆 风力发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力工业风力机械技术范围,是一种新型的水平轴风力发电机。
技术背景
当前世界上大型并网风力发电机主要是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它自风轮至发电机的主驱动链都安装在机舱的底盘上。为了有效地捕获风能,需要机舱(主动或被动)偏航(即绕塔架轴线旋转)使风轮对风。当风向变化时,机舱自动偏航使风轮对准风向。偏航时,机舱与塔架间的电缆(含信号缆)随着转动,但电缆的另一端固定,故电缆有相对角位移;因此,原来按一定距离排列的电缆,像麻绳一样呈螺旋状绞在一起,并引起轴向缩短,称扭缆。扭缆会引起很多不良后果:其一,电缆须在机舱端悬挂点(图5件501)以下留出足够长的自由段(图5件502),其长度要比悬挂点到固定点间的距离长很多(如图5双实线示);避免电缆因扭缩短时拉断。这增加了电缆的消耗量,也增加电缆的电损耗。其二,电缆绞在一起后,电缆的散热面积大大减小,使电缆,尤其是发电机的输出电缆温度升高,甚至引起火灾。因此要采用更大截面的电缆,降低载流量使用,造成浪费。其三,电缆产生与相对位移成比例的扭剪应力。随着剪应力增大,电缆自由段长出的部分,会折叠、缠绕像麻花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占据了全部多余的长度(图5代号505点划线示),增加了电缆束的扭转刚度。使其余部分的剪应力随扭转迅速增大,不采取措施很容易造成电缆断裂。
因此,电缆必须适时解扭(或称解缆)。而解扭带来的问题是:
对于主动偏航的上风向机组,可驱动机舱反向旋转直至角位移为0;但必须设置偏航驱动的软、硬件以及相应的传感器、记录器等。这不但增加成本,还增加了系统复杂性。
对于被动对风的下风向机组(如Model,100),因无法反向偏航,一般在电缆中部,置插接件,到时由值守人员爬上塔架将插接件分离,手动解扭后再连接上。这不但有人身安全隐患,而且不能实现无人值守、完全自动运行。故很少应用。
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偏航机组,解扭时,必须停止发电运行,影响发电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通过采取技术措施,使电缆不同截面间不产生相对角位移而根除扭缆。具体内容是:
1.将发电机移出作偏航运动的机舱,装在机舱之下上端与偏航轴承连接,下端固定于塔顶法兰之上的发电机舱中,机舱、发电机整体都固定,电缆不产生扭缆。
2.对于尺寸、体积较大的发电机,可将发电机舱与塔架和偏航轴承连接的法兰,直接在发电机壳体上制出,以电机的壳体代替发电机舱。
3.使发电机(的转子输入)轴垂直向上,并与发动机舱同轴安装。
4.发电机组齿轮箱的末级齿轮副,或单级齿轮箱采用相交轴齿轮传动,使风轮的水平轴功率转变为垂直轴功率,向下输送到发电机舱中驱动发电机发电。图1,图2所示的是一级相交轴转向传动齿轮箱。
5.齿轮箱安装位置保证从动齿轮与发电机轴顺利地连接。
6.偏航轴承与发电机舱的连接必须保证与发电机转子同轴。使偏航运动与发电机转子转动都绕同一几何轴线。偏航速度与发电机转子的转速相比很小,偏航对发电机的转速影响极微。
7.对于连接机舱上、下传递动力和信号的其它电缆,设置一个‘无扭缆供电、信号传导系统’(见图3,含图1的件7,9,10)。包括:置于发电机转子轴(件7)中心孔中的一个扭转筒(件901),其上端用法兰(件904)固定在齿轮箱(图1的件4)壳体(图2,401)上,下端通过扭转筒上的中心轴(件903)与连接在塔架平台地板(件10)上的带轴承的复合支座(件905)配合形成对扭转筒下端的有效约束,即中心轴相对复合支座可自由转动,但平移自由度被限制,以增加扭转筒的弯曲刚度。中心轴上部装有一个实现静、动电连接的过孔型滑环(件902)。滑环转子固定于扭转筒的中心轴上。转子上引出的线缆固定于扭转筒中,偏航时它们和扭转筒一起,随机舱转动,线缆无相对运动,不产生扭缆;滑环定子通过连接件(件906)与复合支座相连,使它与它上面引出的线缆,相对塔架都保持静止也无扭缆。对于光缆,首先通过适当的光电信号转换器件,将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通过滑环后,再用光电信号转换器件,将电信号还原为光信号解决扭缆问题。因通过滑环传递的功率很小,滑环体积不大;偏航时滑环的转子定子间的相对运动速度非常低,传导非常可靠。或者将约束扭转筒的复合支座(905)改为简单支座(图6,3a),固定于发电机后端壳体上,如图6(1a中心轴,2a滑环,3a支座,4a连接件)。
由于本发明采取的措施,完全根除了扭缆,排出了扭缆、解缆带来的诸多问题:
·缩短了电力电缆的长度。这既节约了电缆本身的材料消耗,也减少了电缆中的能量耗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同庆,未经齐同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05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脱模的胺法冷芯盒粘结剂
- 下一篇:基于电力线和可见光的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