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螯合物EDTA-Cr(III)分离回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1171.6 | 申请日: | 201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3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王茹;胡薇;刘会云;张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29/16 | 分类号: | C07C229/16;C07C227/40;C01G3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邓继轩 |
地址: | 61006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螯合物 edta cr iii 分离 回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螯合物EDTA-Cr(III)的分离回收方法,属于化学工程及环境保护中EDTA-Cr(III)废液的回收领域。
背景技术
乙二胺四乙酸(EDTA)是一种含有羧基和氨基的螯合剂,它具有广泛的配位能力,几乎能与所有过渡重金属离子生成稳定的水溶性螯合物。由于EDTA的结构特点,现已被用作金属离子的脱除剂广泛地应用在锅炉去垢(除去钙镁离子),污染土壤修复(除去土壤中的有毒重金属离子)以及制革废铬屑中铬的回收和利用等。与其他金属离子不同,由于铬的特殊性,EDTA与铬能生成的稳定常数为23.4的螯合物EDTA-Cr(III),这种螯合物很难被普通的分离方法有效分离,随着废液的排放,不仅造成严重了的环境污染,还造成了铬资源的浪费。
目前分离EDTA金属螯合物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直接酸化法、碱法、Na2S法,以及以这几种方法为基础衍生的联合处理方法,如酸-碱法等。陈晓宇等人用直接酸化法处理火电厂EDTA除垢废液(陈晓宇,张萍,火电厂处理EDTA酸洗过洗水的回用方法。水处理技术,35(7),101-103);岳廷盛等人使用酸化结晶法回收络合物CuY2-中EDTA和Cu(岳廷盛,郭振昌,王娅妮,马生杰,酸化结晶法回收络合物CuY2-中EDTA和Cu的研究(I)。稀土,12(5),51-53),此法是直接向废液中加入盐酸或者硫酸,利用EDTA的酸效应,调整pH=0.0-0.5,使EDTA以固体H4Y的形式沉降出来。雷鸣等人使用Na2S法回收治理污染土壤后废液中的EDTA(雷鸣,田中干也,廖柏寒,秦普丰,EDTA及其回收溶液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环境工程学报,1(5),88-93),此法是在废液中加入Na2S,金属离子与S2-双水解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过滤回收金属离子和EDTA。传统的离解EDTA金属螯合物的方法应用于EDTA-Cr(III)的分离中,有明显的技术不足:1)酸法分离EDTA-Cr(III)时,离解率低,铬的回收率下降。2)酸-碱法中,强酸强碱使用量过大,不仅操作复杂,而且很难从废液中将铬分离出来。如中国专利CN1994931A中用酸碱法分离金属螯合物,操作复杂,使用了大量的强酸强碱,应用于EDTA-Cr(III)的分离时可导致Cr(III)氧化成Cr(VI),对环境造成污染。3)Na2S法处理费用高,在分离过程中产生H2S气体,造成严重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螯合物EDTA-Cr(III)的分离回收方法,其特点是能够有效的离解EDTA-Cr(III)的同时,EDTA与Cr(III)可以回收循环利用至相关领域。
本发明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措施实现,其中陈述原料份数除特殊说明外均为重量份数。
螯合物EDTA-Cr(III)分离回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预处理
将含EDTA-Cr(III)螯合物废液过滤,除去固体杂物;
(2).将氢氧化钠4~20份加入100~500份水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加入步骤(1)所得废液100份,调节pH=10~12,在室温下反应1~3h,过滤除去其他金属沉淀;
(3).将步骤(2)处理过的含EDTA-Cr(III)螯合物废液100份,加入1~4份氢氧化钠固体;于温度30~60℃反应3-10天;
(4).将步骤(3)所得含EDTA-Cr(III)螯合物废液过滤,收集氢氧化铬沉淀;
(5).将步骤(4)所得滤液,重复步骤(3),(4);
(6).将步骤(5)重复步骤(3),(4)所得滤液,加入硫酸调节溶液pH=3.5~5.0,溶液再次回收利用络合金属离子。
性能测试:
采用原子吸收方法测定废液中原来总铬量以及脱铬后溶液中铬含量,计算回收率,详见表1所示,结果表明本发明铬回收率为80%~9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工艺操作简单,铬的回收率高;
2.在分离过程中仅仅使用了氢氧化钠,有利于螯合物分离后铬和EDTA的高效利用;
3.回收后的EDTA加入硫酸再次循环利用;铬以氢氧化铬沉淀的形式回收,无资源浪费及环境的再次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11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正反面读数电子数显卡尺
- 下一篇:电子文件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