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落梁系统及连续落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1209.X | 申请日: | 201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5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高恒;余秀平;陈辉;孙小猛;代华;赵飞;彭建勇;欧阳石;张雷;陈建军;张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闫彪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系统 方法 | ||
1.一种连续落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门形支架和设置于门形支架顶部的连续落梁机构,所述连续落梁机构包括与门形支架顶部连接的下撑脚、固接于所述下撑脚的顶端的下工具锚与上撑脚,以及固接与上撑脚顶端的连续千斤顶,所述连续千斤顶的顶端还固接有上工具锚,所述上工具锚与下工具锚的穿孔内设置有夹片,所述夹片内穿装有钢绞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连续落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工具锚的底端设有退锚器,所述退锚器包括固接于下工具锚下方的固定套筒和螺接于所述固定套筒内的活动套筒,所述活动套筒上设置有穿过固定套筒顶部的推板,所述推板上制有穿设钢绞线的推管,所述推管的外径大于夹片的孔径且小于下所述工具锚穿孔的孔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连续落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绞线的底端连接有提吊转换装置,所述提吊转换装置系统包括制有内螺纹的连接套、螺接于所述连接套一端的提吊头和螺接于所述连接套另一端的连接吊耳,所述提吊头锚固于钢绞线的底端,所述连接吊耳铰接于一对连接板的一端,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铰接于被吊装横梁的耳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 所述连续落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工具锚、下工具锚的顶端均设有复位板,所述复位板上开有穿过钢绞线的穿孔,所述复位板的底面抵靠夹片的顶部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连续落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形支架内侧与桥墩和盖梁固接有连接件。
6.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2所述连续落梁系统的连续落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活动套筒向下拧,然后将第一组夹片逐个敲入下工具锚穿孔与钢绞线之间以夹紧钢绞线;
(2)通过液压系统控制连续千斤顶上升;
(3)将第二组夹片逐个敲入上工具锚穿孔与钢绞线之间以夹紧钢绞线;
(4)将活动套筒向上拧,带动推板移动,推板上的推管将第一组夹片推出,完成下工具锚退锚;
(5) 通过液压系统控制连续千斤顶下落,随着千斤顶下落的上工具锚带动钢绞线和被吊装横梁下降;
(6)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将吊装的横梁下落到所需处。
7.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连续落梁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4所述连续落梁系统, 在所述第(1)步骤中;敲打位于下工具锚顶端的复位板,使第一组夹片一次全部进入下工具锚穿孔与钢绞线之间;在所述第(3)步骤中,敲打位于上工具锚顶端的复位板,使第二组夹片一次全部进入上工具锚穿孔与钢绞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120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心机大流量水流控制系统
- 下一篇:用于为天线提供电力的电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