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球囊导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1923.9 | 申请日: | 201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5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孙赟辉;王正民;袁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凯利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A61M29/02;A61M2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球囊 导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双球囊导管结构,可以适用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椎体治疗时导入介质前的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椎体骨折可以导致持续数月的功能障碍性疼痛,这种疼痛可以使患者丧失劳动力和运动能力,可以迅速地引起肢体功能的丧失、肺不张和肺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和肺栓塞等致命的并发症,此外,椎体压缩性骨折以往也是很多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和丧失独立生活能力的原因。使用大量的药物治疗,常常引起药物毒副作用以及药物依赖,患者大多不接受或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治疗。
目前常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来治疗椎体压缩骨折,它是在C臂机引导下经椎弓根穿刺到骨折椎体,然后通过穿刺针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加以固定椎体。但是,经皮椎体成形术也有一定的缺点和不足,即,一方面,通过穿刺针注入骨水泥容易造成骨水泥泄漏,引起多种并发症,另一方面,该技术只能部分减轻疼痛,不能恢复椎体高度,同时,在注入骨水泥时需要较大的压力,容易对患者造成其它伤害。
为解决上述问题,由本申请人提出一种专利号为ZL2009200073797.2的“一种高压扩张球囊结构”,采用一个可膨胀球囊、柔性的内、外导管、容置于内导管内的具有弹性的支撑导丝以及一个分叉型连接部件,由分叉型部件的一个分支关于外导管于内导管之间的间隙与设于外导管末端和内导管尾部的可膨胀球囊构成一个封闭通道,通过对可膨胀气囊的操控实现对患者椎体压缩性病变处的扩张。通过在外导管上设置的若干个通孔,使可膨胀球囊充气膨胀时首先实现的是垂直于导管方向的膨胀,这既对理想膨胀受压缩椎体极为有利,同时也可减小其纵向膨胀量,为手术过程提供有效的复位功能;同时通过观察标志和标记位置推断可膨胀球囊的位置,使可膨胀球囊能自如地到达患处。
但是,考虑到一些特定患者的体质,以及加快手术的进行、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痛苦的需要,如何对现有产品进行必要的改进,可以同时对患者患处进行需求的椎体扩张导管,就成为产品制造商需要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可在骨折塌陷椎体中形成理想空腔的椎体扩张球囊导管,既达到快速扩张支起骨折塌陷,同时又能减轻患者痛苦。
这种双球囊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它由两个设有可膨胀球囊7的球囊导管A、球囊导管B、以及连接两球囊导管分支管12的两节连接管1,并在所述的两节连接管1之间设有带有单向阀3的三通道旋塞2,由此构成可同时对骨折塌陷处进行双侧同步扩张的双球囊导管结构。
所述的带有单向阀3的三通道旋塞2,是一种可以操控实现单根球囊导管的扩张,也可以同时将两根球囊导管扩张的结构。
高压扩张球囊的扩张结构,包括一个可膨胀球囊,还包括外导管、穿置于外导管内的柔性中空内导管、以及Y型连接部件;Y型连接部件的一个分支管与外导管、内导管和可膨胀球囊构成一个封闭通道,位于可膨胀球囊区的一段外导管上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的通孔在外导管管体上按相邻90°角展布,且每相邻的两个通孔不在管体的同一横截面内。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提出的这种高压扩张球囊的扩张结构,通过在外导管上设置的若干个通孔,使可膨胀球囊充气膨胀时首先实现的是垂直于导管方向的膨胀,这既对理想膨胀受压缩椎体极为有利,同时也可减小其纵向膨胀量,为手术过程提供有效的复位功能;同时通过观察标志和标记位置推断可膨胀球囊的位置,使可膨胀球囊能自如地到达患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发明的球囊导管整体装配示意图;
图3为球囊扩张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连接管 2-三通道旋塞 3-单向阀 4-导丝帽 5-标记6-外导管 7-可膨胀球囊 8-通孔 9-内导管 10-间隙 11-Y型连接部件 12-分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附图1给出的是本发明涉及的这种双球囊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它由两个设有可膨胀球囊7的球囊导管A、球囊导管B、以及连接两球囊导管分支管12的两节连接管1,并在所述的两节连接管1之间设有带有单向阀3的三通道旋塞2,由此构成可同时对骨折塌陷处进行双侧同步扩张的双球囊导管结构。使用中通过对带有单向阀3的三通道旋塞2的操控,既可以实现单根球囊导管的扩张,也可以同时将分设于两根球囊导管端部的可扩张球囊7同时完成对受伤塌陷的骨腔实施双侧扩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凯利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凯利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19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