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小型双主轴义齿修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2763.X | 申请日: | 2012-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5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张霖;廖文和;涂芬芬;王杰;雷小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C13/08 | 分类号: | A61C1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瞿网兰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小 主轴 义齿 修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牙科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放置在牙医办公桌上能现场为患者制作义齿的微小型双主轴义齿修复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口腔医学修复体的制作方式绝大部分是延续了传统手工制造工艺方法,此制造法效率低,精度不高,增加了治疗的周期,不能满足患者快速恢复牙齿功能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CAD/CAM技术的不断深入及其在口腔修复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义齿修复进入数字化阶段,修复体制作质量和效率大幅度提升。义齿数控加工设备是口腔CAD/CAM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义齿加工性能的优劣。目前,国内口腔CAD/CAM技术仍停留在试验阶段,通常采用通用数控机床进行义齿数字化加工,且针对口腔义齿修复专用机床的研究较少,研究成果更是寥寥无几。
现有的义齿加工设备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采用通用三轴数控机床进行义齿加工,机床体积庞大,无法满足口腔医生室内操作的需求。2.三轴数控机床的义齿加工时间长,患者等待时间久。3.通用机床操作复杂,未经专业训练的人员无法操作机床,限制了义齿修复数字化的进程。4.已有的双主轴义齿加工机床机械结构复杂,系统开发难度大,加工精度不高。
为解决上述义齿修复设备存在的诸多缺陷,本发明的任务在于设计制造一种义齿加工设备,其具有双主轴系统,两主轴同步加工,加工效率高;机床各部件结构设计紧凑,体积小巧,适宜口腔医院临床操作;机床具有独特的刀库系统以及工件装夹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义齿加工设备存在的体积大,制作周期长,操作不方便的问题,设计一种加工效率高、体积小巧、操作方便的放置在牙医办公桌上能现场为患者制作义齿的微小型双主轴义齿修复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小型双主轴义齿修复机,它包括底座40和安装在底座40上的第一电主轴系统20、第二电主轴系统90、电气箱10和工件旋转机构70,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主轴系统20和第二主轴系统90呈同轴线布置,第一电主轴系统20和第二电主轴系统90上安装的刀具及工件旋转机构70上安装的工件均伸入加工空间60中且呈水平面垂直安装;所述的第一电主轴系统20和第二电主轴系统90均安装在各自的X轴向进给机构30上;所述的工件旋转机构30安装在Y轴进给机构100上,Y轴进给机构100安装在Z轴进给机构120上,Z轴进给机构120安装在底座40上;在所述Y轴进给机构100上还安装有刀库系统50。
所述的X轴向进给机构30由X向丝杆32、X向丝杠螺母33、X向丝杠螺母支座34、X向导轨35、X向进给步进电机36、X向同步轮37、X向同步带38和X向滑块39组成,所述的X向导轨35和X向进给步进电机36固定安装在底座40上,X向进给步进电机36通过X向同步轮37和X向同步带28带动X向丝杆32转动的同时带动X向丝杠螺母33和X向丝杠螺母支座34移动,从而带动与X向丝杠螺母支座34相连的第一电主轴系统20或第二电主轴系统90在X向滑块39的约束下X向导轨35移动。
所述的第一电主轴系统20和第二电主轴系统90的结构相同,它们均包括电主轴26、电主轴夹持器25和水套24,所述的电主轴26安装在电主轴夹持器25上,电主轴夹持器25安装在拖板27上,拖板27安装在X轴向进给机构30的X向滑块29和X向丝杠螺母支座34上,水套24安装在电主轴26的刀具夹持端上,在电主轴26的端部安装有水套端盖23,水套端盖23上设有喷水孔22,喷水孔22的进水端与水套24的内腔相连通,水套24的冷却液进口25a位于电主轴夹持器25上,在主轴夹持器25上还设有防止切削及冷却液进入水套中的正压密封气体进口25d,正压密封气体进口25d通过管道与气泵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27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