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盘式水带收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2894.8 | 申请日: | 2012-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0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谢奕波;孙勇;程帆;周世勇;严峻春;丁世英;黄迁亮;谢鹰;王继凤;陈开纬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海伦哲专用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3/00 | 分类号: | A62C33/00;A62C3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15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盘 式水带收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消防特种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盘式水带收放装置。
背景技术
水带铺设车是一种常见的消防特种车辆,其主要的功能是携带较长距离的水带,便于消防车远距离吸水。普通的水带铺设车,一般采用通过人工将水带折叠在货柜式车厢内部的方式存放水带,车厢的右前上角设置有一个可伸缩的靠摩擦力回收水带的回收装置。普通水带铺设车在铺设时,水带之间容易发生相互挤压或缠绕的现象,从而导致其铺设难度大,铺设时间长,甚至损坏水带;回收时,需要人工叠放,由于水带内残留有水分,这会导致水带的重量大大增加,从而使得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大。如何在时间极其宝贵的救火现场尽可能地节约水带铺设时间,如何能最大可能减轻消防官兵回收水带的劳动强度,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专利200910065529中公开了一种采用转盘式结构,从车头的正面回收水带的水带铺设车。由于其为了尽可能多地携带水带,因此转盘设置在滑轨上,在卷取水带时,转盘左右移动,使得水带呈螺旋形卷取在转盘上。这种结构限定了转盘的宽度不能太大,数量也不能多。而且转盘携带沉重的水带在车厢内来回移动既会产生大量的噪音,还会加快摩擦部件的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提供一种高效、低劳动强度、噪音低、容量大的一种转盘式水带收放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转盘式水带收放装置,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水平设置有一固定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的一端套接有筒形的主转筒,所述固定轴上还可移动地套接有至少一个从转筒,所述从转筒的内径大于所述主转筒的外径,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驱动所述主转筒绕所述固定轴转动的旋转机构、驱动所述从转筒沿所述固定轴移动的伸缩机构,所述主转筒上设置有向所述从转筒传动的传动机构。(导轨的内容写入从属权利要求以获得较大的保护范围)
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为液压马达或电机,所述液压马达或电机的转轴与所述主转筒的内壁通过齿轮传动。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从转筒内壁上的内花键和设置在所述主转筒外壁上的与所述内花键匹配的外花键。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主转筒的外壁上的插销及设置在所述从转筒的内壁上的与所述插销配合的销孔。
优选的,所述伸缩机构为油缸、气缸或由液压马达、电机驱动的丝杆。
优选的,所述主转筒远离所述从转筒的一侧可拆卸地设置有圆盘形挡片,所述从转筒的两侧均可拆卸地设置有圆盘形挡片。
优选的,所述固定轴上还可移动地依次套接有三个所述从转筒,其中两个所述从转筒的内径依次比相邻一个所述从转筒的外径大,另一个所述从转筒的内径大于所述主转筒的外径,所述从转筒之间通过花键传动,所述伸缩机构为对应所述从转筒数量的多级液压缸。
优选的,所述支架上还对应所述从转筒和主转筒设置有一一对应的水带接头固定装置,其中每个对应所述从转筒的所述水带接头固定可随其所对应的所述从转筒一起在所述支架上移动。
优选的,其还包括固定式导轨,所述支架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导轨上,所述导轨与所述支架间设置有一套驱动所述支架沿所述导轨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为油缸或气缸。
本发明的一种转盘式水带收放装置可通过一个向车厢侧边伸展出来的结构伸出车厢外对水带进行存放。收放时,均可通过旋转机构使其转动,从而实现快速、高效地收放作业。回收水带的作业过程不需要操作者在车厢内来回移动叠放水带,从而大大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此外,在同一个轴上设置多个转盘,转盘之间可以叠放,一个转盘收集满了以后,将其移开,进行下一个转盘的收集;这样就不需要转盘来回移动,从而降低了噪音,增强了活动部件的使用寿命。本发明的一种转盘式水带收放装置具有高效、低劳动强度、噪音低、容量大、收容有序、作业时空间占用小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转盘式水带收放装置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转盘式水带收放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转盘式水带收放装置的应用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海伦哲专用车辆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海伦哲专用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28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