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坡林地集雨入渗的聚水保墒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3054.3 | 申请日: | 2012-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4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汪有科;蔺君;赵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18 | 代理人: | 惠文轩 |
地址: | 7121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坡 林地 入渗 保墒 方法 | ||
1.一种山坡林地集雨入渗的聚水保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在两株树之间,沿坡面横向开挖一条聚水保墒沟;然后,在开挖好的聚水保墒沟内填入有机植物材料,并压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坡林地集雨入渗的聚水保墒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树木生长期利用有机植物材料混合追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坡林地集雨入渗的聚水保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植物材料包含难腐植物材料,难腐植物材料为树枝,其平均长度为1-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坡林地集雨入渗的聚水保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植物材料包含易腐植物材料,易腐植物材料为树叶和/或粉碎的植物秸秆,所述易腐植物材料重量含量小于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坡林地集雨入渗的聚水保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植物材料包含有机肥料,有机肥料的重量含量小于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坡林地集雨入渗的聚水保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水保墒沟的宽度为30-40cm,深度30-40cm。
7.一种山坡林地集雨入渗的聚水保墒方法,用于枣树园林,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在两株树之间,沿坡面横向开挖一条聚水保墒沟;然后,在开挖好的聚水保墒沟内填入有机植物材料,并压实;所述有机植物材料包含难腐植物材料、易腐植物材料、有机肥料;所述难腐植物材料为树枝,其平均长度为1-5cm;所述易腐植物材料为树叶和/或粉碎的植物秸秆,其重量含量小于30%;所述机肥料重量含量小于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山坡林地集雨入渗的聚水保墒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树木生长期利用机植物材料混合追肥,其中,发叶期施肥1次,每株枣树施用的肥料为:尿素1.0kg~2.0kg;过磷酸钙2.0kg~4.0kg,硫酸钾0.7kg~1.0kg;开花期施肥2次,每次每株树施用的肥料为:尿素0.1kg~0.2kg,硫酸钾0.1kg~0.2kg;结果期施肥2次,每次每株施用尿素0.4kg~0.5kg。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山坡林地集雨入渗的聚水保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水保墒沟的宽度为30-40cm,深度30-40cm,其沟沿距离树干30-5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305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簧机齿条变速移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检测和保护装置和方法及电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