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止水帷幕堵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3244.5 | 申请日: | 201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7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林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建岩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18 | 分类号: | E02D19/18;E02D29/1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高文迪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止水 帷幕 堵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领域防水抗渗的方法,尤其是一种止水帷幕堵漏方法。
背景技术
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基坑在施工时需要采取放排地下水措施,当含水层水量丰富难以输干,或降水可能引起周围建筑物变形等危害时,常采用帷幕止水方案。
止水帷幕作为地下基坑防水设施,是工程主体外围止水系列的总称。有些不是很深大的基坑,它的基坑围护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挡土桩部分,其作用主要的起到挡土墙的作用,形式可能有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或其它形式的桩,桩与桩之间有一定的空隙,但是能挡土。二部分是止水帷幕部分,其作用是使挡土墙后的土体固结,阻断基坑内外的水层交流,形式可能是水泥土搅拌桩或者压密注浆。三部分是支撑。而地下连续墙是基坑围护的另一种形式,多用于深大的基坑。常见的止水帷幕有高压旋喷桩、深层搅拌桩止水帷幕,近来出现了螺旋钻机素砼或压浆止水帷幕。如果基坑底面处于地下水位以下,降水有困难时,基本都需要设置止水帷幕,以防止地下水的渗漏。
图1为现有技术中止水帷幕及支撑桩建筑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止水帷幕的堵漏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止水帷幕1由若干个直径为1m左右的止水柱2相互间距小于其直径从而两两部分重叠地连接组成,设置于若干支撑桩3外围。在止水帷幕1的建造施工过程中或施工完成后,由于受到复杂的环境影响,两两部分重叠的止水桩2之间易出现渗漏,从而使止水帷幕1外围的高压水土混合物进入到止水帷幕1与支撑桩3之间形成渗漏区域6,由于支撑桩3之间相互间隔设置,不具有止水功能,因此止水帷幕1与支撑桩3之间的水土混合物继会续向基坑内渗漏,图2中箭头方向为水流方向。
目前的止水帷幕堵漏作业中,由于基坑外部的水土混合物处于高压状态,因此在基坑内渗漏点4处进行堵漏作业不得不采取在内部加压的方式,即在基坑内渗漏点4处堆积水泥,并且在已填好的水泥上填土,直至明显看到没有水流从土里冒出来,即表示内部压重已完全抵抗基坑外水土压力;在上述步骤完成后,再对基坑外渗漏点5部位进行注浆,注双液浆(水泥+水玻璃)。现有技术的止水帷幕堵漏方法,消耗巨大,并且堵漏效果不好,当在基坑内部进行堵漏处理时,如果进入的水量较大,流速快,投入的添堵物会瞬间被冲走,需要大量的水泥进行添堵;在基坑外部进行堵漏处理时,复杂的建筑结构会给堵漏增加难度,使用水泥与水玻璃的混合物作为防水材料无法适应不同的地下地质条件的差异性,无法克服不同气体以及地下水的腐蚀性,从而不能长时间保证堵漏效果,容易出现二次渗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效果好,步骤简单,消耗少,能够快速完成堵漏的止水帷幕堵漏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种止水帷幕堵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位于止水帷幕与支撑桩之间的渗漏区域位置;
2)在该渗漏区域竖直上方,自施工地面向下钻至少一个孔至该渗漏区域;
3)在钻孔内放入塑胶管道;
4)将内部封闭有堵漏材料的塑料包沿着塑胶管道内壁滑至管道底部;
5)将塑胶管道底部的塑料包击破。
所述步骤1)中,在基坑内侧靠近相邻支撑桩的间隙位置钻数个勘探孔,直至勘探孔内有水溢出,以确定基坑内侧渗漏点位置;该渗漏点外侧的位于止水帷幕与支撑桩之间区域为渗漏区域。
所述钻孔的直径大于120mm;塑胶管道的直径大于100mm,并小于钻孔直径。
所述内部封闭有堵漏材料的塑料包,是将堵漏材料填入直径小于塑胶管道直径的筒状塑料袋内并将该筒状塑料袋两端扎紧而成。
所述堵漏材料为水泥、石子、砂子、生石灰、早凝剂、干豆以及干海带中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所述步骤5)中,将塑料包击破的装置为一圆柱状铁锤,该铁锤被竖直置入塑胶管道内,并沿着管道方向进入到塑胶管道底部,将塑料包击破。
所述塑胶管道,在使用前在其靠近底端的侧壁上轴向开设有便于管道壁受力破裂的刻痕线,所述刻痕线的深度小于或等于管道壁厚。
所述步骤1)中,将三通管的一端插入到溢出水的勘探孔内,所述三通管的该插入端与该勘探孔过盈配合,三通管的第二端向上延伸至地下水位以上高度,三通管的第三端安装有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建岩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建岩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32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立柱双车位立体停车装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鉴别近交系小鼠的SNP分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