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荧光示踪物质检测水处理剂含量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3451.0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5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扬;陆钰蒙;张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6 | 分类号: | G01N21/7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荧光 物质 检测 水处理 含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示踪物质检测工业循环冷却水中复配水处理剂含量的方法,属于工业水处理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工业水处理系统中,水处理剂已被广泛使用,水处理剂浓度控制一直是水处理管理的难题之一。通常,可以采取人工取样检测总磷值的方法监测水处理剂的浓度,但是这种方法耗时、控制滞后,容易造成水处理剂的浪费和系统的结垢腐蚀。近年来,随着环保型无磷水处理剂的推广使用,水处理剂浓度无法通过常规检测方法进行监测控制。为了更好地控制水处理剂的浓度、减少人工的测试工作、节约药剂和人工成本,采用荧光示踪技术对水处理系统中的药剂进行监测,通过监测荧光示踪剂的含量达到控制水处理剂的含量,实现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加药和浓度控制,保证冷却水系统的运行稳定,节约药剂。
合适的荧光示踪剂不会对水处理剂的阻垢性能产生不良影响。目前,荧光示踪水处理剂主要通过物理共混、聚合物改性、荧光单体共聚这三种方法制得。其中物理共混的方法相对简单、成本低,但合适的荧光示踪剂不易找到;聚合物改性和荧光单体共聚均是对水处理剂本身进行改进,但其生产成本较高,影响其在中小规模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广泛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荧光示踪物质检测复配水处理剂含量的方法,通过测定示踪物质的荧光强度,从而定量地测定循环冷却水中复配水处理剂的含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采用如下步骤:
1、将4,4'-双-(2-磺酸钠苯乙烯基)联苯荧光示踪剂与含有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AMPS共聚物和水解聚马来酸酐的水处理药剂共混,配制成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AMPS共聚物和水解聚马来酸质量浓度为2.5kg/M3的荧光标记复配水处理标准添加液,4,4'-双-(2-磺酸钠苯乙烯基)联苯荧光示踪剂与所述复配水处理药剂的质量比为1.5~6:500;
2、将所述荧光标记复配水处理标准添加液按40-50g/M3的量加入工业循环冷却水中进行工业循环;
3、在工业循环过程中,每隔3-6小时取样一次,检测循环水样品的荧光值,如果测得荧光值低于5470±100,则需要添加所述荧光标记复配水处理标准添加液。所述荧光标记复配水处理标准添加液的添加量V′=( F0 -F1)×V/ F0,F0是初始循环水检测的荧光强度,F1是循环水荧光值低于5470±100时的荧光强度,V是初始检测时加入所述荧光标记复配水处理标准添加液的体积;
4、重复步骤3,使工业循环冷却水正常运行。
本发明将4,4'-双-(2-磺酸钠苯乙烯基)联苯荧光示踪物质加入到复配水处理药剂中,而且示踪物质与复配水处理药剂成一定比例关系,随复配水处理药剂一同加入循环冷却水中。经测定示踪物质的荧光强度,通过公式计算循环冷却水系统中需要添加的复配水处理药剂量。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异性能:
1、对复配水处理药剂的阻垢性能影响很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2、荧光示踪剂的荧光强度高,检测下限低,价格低廉,使用成本低。
3、可以通过循环冷却水的荧光强度定量地监测复配水处理药剂的含量,方便实时添加补充复配水处理药剂,以保证循环冷却水系统的阻垢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将4,4'-双-(2-磺酸钠苯乙烯基)联苯荧光示踪剂(FB-351)与复配水处理剂共混,4,4'-双-(2-磺酸钠苯乙烯基)联苯荧光示踪剂与复配水处理剂共混的质量比为1.5~6:500,优选是3:500。共混后配制成复配水处理标准添加液的质量浓度为2.5kg/M3的荧光标记复配水处理标准添加液。其中,复配水处理剂含有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AMPS共聚物(W-118A)和水解聚马来酸酐(HPMA),复配水处理标准添加液中的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AMPS共聚物(W-118A)占30-60%,水解聚马来酸酐(HPMA)占10-30%。
4,4'-双-(2-磺酸钠苯乙烯基)联苯荧光示踪剂(FB-351)分子结构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34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