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路板自毁保护罩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4462.0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8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应雪峰;刘俐训;戴永峰;王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东信金融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林宝堂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路板 自毁 护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器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实现性、维护性、稳定性高的电路板自毁保护罩。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依靠电子设备,其中包括信息的通讯、存储、交换,但信息的泄露也成为了潜在的威胁。与此相较,对信息的破解和探测技术也同样发展着。软件的保护或加密,并不总是能让人感到放心,并且总有相应的算法去破解,这使得人们越来越趋向使用硬件方式保护。有一些特定的电路,其元器件和芯片不允许暴露在外面。目前大多的保护措施为环氧树脂,柔性FPC,但是两者都有缺点。环氧树脂一次浇筑,不能更换维修,且易受热胀冷缩的影响。FPC由于其材料本身较薄,故实现工艺也较难,而且容易折断,加之具有柔性,容易被探针伸进去。如公专利号为201010208630.X,名称为一种封闭式电子设备的智能自毁系统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其结果包括基于射频技术的身份验证系统、基于体积波的内部扫频监控系统、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自毁控制器。该装置首先采集可能发生的体积波训练样本集以及建立与之对应的理想输出样本集,用之训练自毁控制器,然后将自毁系统安装到保护机器中。体统工作时,如果机器外壳收到强力破坏打开或非法打开时,扫频监控系统检测到机器内部的体积波波形发生变化,接收器吧扫频信息反馈给自毁控制器,自毁控制器根据不同反馈信息,执行相应的操作。但该系统结构比较复杂,所需仪器价格较高,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制造成本,且稳定性和可靠性都不是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一般硬件保护措施采用环氧树脂,柔性FPC带来的更好维修不便、可靠性不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实现性、维护性、稳定性高的电路板自毁保护罩。
本发明另一个发明目的是解决了一些自毁保护系统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可靠性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成本低,可实现性、维护性、稳定性高的电路板自毁保护罩。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电路板自毁保护罩,扣置在被保护电路板上,保护罩由底板和连接在底板边缘上的若干边板构成,在底板和边板的内侧上分别至少设置有两层保护线层,所述保护线层由保护细线均匀铺设而成,底板和边板上的保护线层之间相连通,将保护线层上的保护细线串联成至少两条完整的、独立的保护线,保护线的端头与检测保护细线是否有异常并根据异常作出处理的控制电路相连。本发明中保护细线均匀铺设,保护细线之间紧密相贴,这样就由保护细线构成了一致密的保护线层,保护线层覆盖底板和边板的内侧面。控制电路用于检测保护细线是否有短路或断路情况,若保护罩受到破坏,一旦出现电路松动、保护线断路或保护线之间短路的情况,则控制电路就能检测到保护细线的异常,作出报警、密钥或私密信息删除,甚至程序自毁等处理。这样就能有效的保护了电路板,防止了电路板信息的泄漏。在底板和边板上设置保护线层,并设置多层保护线层,这样对电路板进行了360度层层保护,另外该保护罩拆装维护方便,可靠性高。本发明不限于在保护线层上串联成两条保护线,可以增加保护细线,使得在底板和边板上保护线层连接形成多条完整的、独立的、平行的保护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保护线层由保护细线反复弯折均匀铺设而成,保护细线上相邻的两段之间相互平行。保护细线在铺设时先沿直线铺设,铺设至板边缘时,保护细线再折回继续成直线铺设,保护细线上相邻两段之间相贴近,按照这种方式反复铺设,最后形成一致密的保护线层。这样使得底板或边板任何一块地方受到破坏都能使得内侧的保护细线断路或短路,同样如果用探针直接穿过底板或边板也会使得保护细线断路或短路,则控制电路就作出报警、密钥或私密信息删除,甚至程序自毁等处理。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底板或边板上相邻的两层保护线层上的保护细线之间成交叉状叠合。上下两层保护细线交叉设置,这样在空间上形成一网状结构,这使得保护线层形成更致密的保护网,使得探针更难不破坏保护细线而穿透底板或边板,提高了保护效果。两层保护线层的保护细线之间所成的夹角范围为0<a≤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东信金融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东信金融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44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洁型热回收捣固焦炉干熄焦装置
- 下一篇:料带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