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功能卷烟纸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4858.5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7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旭华;黄宪忠;谢定海;杨绍文;陈婉;黄海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H17/53 | 分类号: | D21H17/53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 |
地址: | 51014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能 卷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卷烟纸,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降CO和降焦功能的卷烟纸。
背景技术
卷烟焦油中含有亚硝胺类、稠环芳烃类、苯酚类、低分子醛类等有害物质,此类物质能够诱发人体多个器官发生癌变,对卷烟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危害极大,所以降低卷烟主流烟气焦油含量,也就是降低抽吸卷烟的危害性。
CO是一种对健康有害的气体,也是卷烟烟气主要有害成分之一,在卷烟抽吸过程中产生,每支含量可达几十毫克。CO一旦被吸入便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非常稳定的碳氧血红蛋白,其与血红蛋白的化学亲和力是其与O2的200多倍。碳氧血红蛋白的形成,使血红蛋白丧失了输送氧的能力,使组织缺氧,导致组织低氧症。此外,CO还能影响血脂透过血管的通透性,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生与发展也有促进作用。因此,如何降低卷烟烟气CO是烟草科技面临的巨大挑战。
目前国内外卷烟纸降CO和降焦采用的方法主要有:1)提高卷烟纸透气度、降低卷烟纸定量,以起到稀释和扩散的作用;2)采用热解填充颗粒或发泡材料作为卷烟纸部分填料,提高卷烟纸碳化线区域的透气度,增加小分子气体的扩散,促进烟丝燃烧;3)通过添加钾盐助燃剂,增加卷烟纸燃烧速度,减少卷烟抽吸口数。
这三种方式均能有效地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的CO和焦油含量,但也会对卷烟产生一些负面影响。第一种方式不能满足国内卷烟消费者对卷烟包灰性能和卷烟纸外观的要求,且还会淡化卷烟香气;第二种方式不仅会产生特殊杂气,影响中式卷烟的抽吸品质,而且其所使用的材料在卷烟纸燃烧过程中还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的化学成分;第三种方式容易产生卷烟燃烧锥掉头现象,且卷烟燃烧过快,消费者也不容易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卷烟纸降焦和降CO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在卷烟纸中添加低温热分解聚酯类材料,有效地降低了卷烟主流烟气中的CO和焦油含量,且对卷烟的抽吸品质不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在卷烟燃烧过程中也不产生有毒有害化学成分,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发明提供了一种功能卷烟纸,主要成分由针叶木浆、阔叶木浆和碳酸钙填料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聚酯类材料。针叶木浆占卷烟纸干重的15%~30%,阔叶木浆占卷烟纸干重的25%~40%,碳酸钙填料占卷烟纸干重的15%~30%,聚酯类材料占卷烟纸干重的1%~15%。
聚酯类材料为聚乳酸或聚乙醇酸或二者的混合物。聚乳酸为粒度范围在600~800目的聚乳酸粉末或纤维长度在0.8~2mm的聚乳酸短纤维,所述的聚乙醇酸为粒度范围在600~800目的聚乳酸粉末或纤维长度在0.8~2mm的聚乳酸短纤维。
在卷烟纸生产工艺配浆工段,将聚乳酸或聚乙醇酸粉末以填料的方式替代部分碳酸钙填料(其占卷烟纸干重的1~15%),或将聚乳酸或聚乙醇酸短纤维以纤维的方式替代部分针叶浆(其干重占卷烟纸干重的1~15%),使其与木浆和碳酸钙填料进行配浆、匀浆,之后,通过卷烟纸机生产出功能卷烟纸。
优选的,聚酯类材料为聚乳酸和聚乙醇酸的混合物,两者的质量比为10:1~1:10。
当使用该功能卷烟纸的卷烟在燃烧时,由于卷烟纸中添加的聚乳酸、聚乙醇酸热分解温度较低(分解温度约在200℃左右,比木浆纤维的分解温度小100℃多),其受热分解后留下大量孔隙,所以卷烟碳化线附近区域卷烟纸的透气度极易发生改变,从而促进空气中的氧气和卷烟烟气中的CO扩散,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卷烟纸周边烟丝的燃烧状态,降低了卷烟主流烟气中的焦油及CO含量,一氧化碳和焦油降幅为8~15%。
与现有卷烟纸降CO和降焦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1)该种功能卷烟纸至少对卷烟抽吸品质及风格特征没有负面影响,甚至有改善卷烟抽吸口感的作用;
2)卷烟纸热解产物较为安全,与常规卷烟纸相比较,在卷烟燃烧过程中没用产生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3)卷烟燃烧速度适中,卷烟纸与烟丝的燃烧速度匹配性较好,无燃烧锥掉头现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它们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以下实施例中的重量均为干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48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