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互式远程中医诊脉系统及其实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4926.8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9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魏春雨;杜亚玮;赵书良;张朝晖;董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2 | 分类号: | A61B5/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陈建民 |
地址: | 0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互式 远程 中医 诊脉 系统 及其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互式远程中医诊脉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远程中西医医疗诊断监护系统》(申请号:201020264243),它包括家庭端和医院端,家庭端包含一电脑主机、显示器,与电脑主机相连的心电检测仪、血氧饱和度检测仪、血压检测仪、脉象检测仪,各个检测仪均与病人相连,用来采集病人的各种生理数据,并将其送入电脑主机,通过软件进行编程处理后,数据可以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同时还可以将数据通过网络传送到医院端的电脑主机,医院端的电脑主机接收到数据后,将一些数据显示到显示器上,同时将脉象数据通过脉象模拟器还原,这样西医大夫可以通过显示器显示的数据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诊断或监护,中医大夫可以通过触摸脉象模拟器实现对病人的脉象诊断,实现了中西医结合的诊断和监护。
上述专利申请的缺点是它没有实现家庭端和医院端仪器的远程交互,即医生不能远程操纵病人身边的医疗器械,病人可能不能准确使用医疗器械,也不可能获得医生想要的更准确的病人生理指标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交互式远程中医诊脉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本发明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一:
一种交互式远程中医诊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病人端和医生端,所述病人端通过internet网与医生端相连接;
所述病人端由脉象信号采集仪和第一计算机组成;所述脉象信号采集仪与第一计算机相连接;
所述医生端由第二计算机和脉象模拟器组成;所述第二计算机的相应输出端与脉象模拟器的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脉象信号采集仪包括模拟食指、模拟中指、模拟无名指、底座、脉象信号采集电路和云台接口电路;模拟食指、模拟中指和模拟无名指的结构相同,其中模拟食指由食指主体、食指云台和食指压力传感器组成;食指云台固定在底座上,食指主体的后端部通过螺钉固定在食指云台的摄像机支架上,食指压力传感器粘接在食指主体的前端部的下表面上;
模拟中指由中指主体、中指云台和中指压力传感器组成;模拟无名指由无名指主体、无名指云台和无名指压力传感器组成;所述中指云台位于食指云台和无名指云台之间;
所述脉象信号采集电路由食指脉象信号采集电路、中指脉象信号采集电路和无名指脉象信号采集电路组成,并且上述三路脉象信号采集电路的结构相同,其中食指脉象信号采集电路由食指压力传感器、第三放大器和第三A/D转换器组成;食指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经第三放大器接第三A/D转换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三A/D转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计算机的相应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云台接口电路由食指云台接口模块、中指云台接口模块和无名指云台接口模块组成;上述三个云台接口模块的输入端分别接所述第一计算机的相应输出端,它们的输出端分别接各自云台的控制信号输入端;
所述无名指云台接口模块、中指云台接口模块和食指云台接口模块分别采用第一至第三RS485模块;
所述第一至第三放大器的结构相同,其中第一放大器由运算放大器U2-U3、电阻R1-R5、电容C1-C10组成;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2脚接无名指压力传感器U1的输出端1脚,其同相输入端3脚接无名指压力传感器U1的输出端4脚,电阻R1与电容C1并联后接在运算放大器U2的同相输入端3脚与地之间,电阻R2与电容C2并联后接在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6脚与反相输入端2脚之间;
所述运算放大器U3的反相输入端2脚经电阻R3接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6脚,其同相输入端3脚经电阻R4接地,电阻R5与电容C8并联后接在运算放大器U3的输出端6脚与反相输入端2脚之间。
技术方案二:
交互式远程中医诊脉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
(1)首先在所述第一计算机中安装运动控制模块、第一中央控制模块、第一操作界面和第一网络传输模块;在第二计算机中安装第二中央控制模块、第二操作界面和第二网络传输模块;并且在第一计算机和第二计算机中分别安装第一网卡、第二网卡;
所述运动控制模块用于把接收到的医生端的云台控制命令转化成本地云台所需格式,再通过RS485模块把控制命令传给云台;第一中央控制模块用于保存病人端信息和医生端信息、储存脉象信号、并管理和控制第一计算机内的其他模块;第一网络传输模块用于把脉象信号通过第一网卡发送给医生端,并接收医生端的云台控制命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师范大学,未经河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49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多槽转子的轴流泵
- 下一篇:核电站燃料包壳用含锗的锆锡铌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