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纤加弹空气包覆纱一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5020.8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0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源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1/02 | 分类号: | D02G1/02;D02G3/3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245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纤 空气 包覆纱 一体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纤纺织机械,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对锦纶丝和氨纶丝、涤纶丝和氨纶丝、涤纶丝和锦纶丝等多种纤维在机器生产加弹丝的情况下同时完成包覆纱工序的化纤加弹机。
背景技术
目前要加工锦纶和氨纶、涤纶和氨纶的加弹包覆纱,须要将锦纶POY丝按锦纶假捻变形机的流程,其设备结构依次为:原丝架装置、穿丝装置、热箱装置、冷却装置、假捻装置及卷绕装置,加工成锦纶DTY丝,然后再将锦纶DTY丝和氨纶丝在空气包纱机上进行包覆,因此要完成锦纶、氨纶包纱丝需要经过二种设备。而且空气包覆纱机将锦纶DTY丝饼退绕和氨纶丝进行包覆合股,锦纶DTY丝饼和氨纶丝饼不会同时用完,小卷无法再使用,会产生很大消耗。另外现有空气包纱机在包覆合股过程中会有断头,速度越高,断头越多,会产生很大消耗,所以只能降低空气包纱机生产速度来减少断头,降低消耗,其正常加工速度在每分钟350米至450米。由于加弹包覆纱需二种设备加工完成,二次生产存在用工、包装、材料、电力和原丝的损耗会增加很多,因此造成很大的浪费,完全不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
目前市场上加弹包覆纱一体机,在结构上氨纶退绕装置都是安装在加弹机的一罗拉两侧,由于氨纶丝路太长和拐角太多,工艺路线不合理,因此对氨纶的强度要求太高,必须要特殊纺制的氨纶,成本也较高,在高速生产时速度越高,断头越多,机器效率、成本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各厂家的探索和研究,都没有能改善和推广。
个别装置采用氨纶罗拉在加弹机二罗拉上面,这样造成机器高度太高,操作困难,又不得不减少了一道氨牵伸罗拉,出来的氨纶和其它纤维合股抱合不是很好,生产的产品经后道工艺加工,存在面料不平稳,达不到高品质,也不能满足高档面料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则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断头率低,机械效率高,产品品质好,能同时完成化纤丝和氨纶包纱线加工的化纤加弹空气包覆纱一体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化纤加弹空气包覆纱一体机,包括原丝架装置、穿丝装置、热箱装置、冷却装置和假捻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假捻装置的下方设有氨纶退绕装置、氨纶牵伸罗拉、包纱喂入罗拉和平行合股罗拉。
所述氨纶退绕装置包括有氨纶退绕辊和退绕安装板,氨纶退绕辊通过悬挂式摇臂支架安装在退绕安装板上,退绕安装板上还设有用于安装单锭马达的电机安装孔和安装放丝罗拉的罗拉安装孔。
所述氨纶退绕辊表面镀硬铬,其外圆上设有长槽。
所述退绕安装板和悬挂式摇臂支架采用铝合金压铸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
加工速度快,机械效率高,能同时完成化纤丝和氨纶包纱线加工,克服现有的空包机加工速度慢,并且需要二种设备才能完成化纤丝和氨纶包纱线加工的技术不足,且全新结构化纤加弹空气包覆纱的结构,氨纶丝不需要过多的导丝器,可以直接与锦纶丝或涤纶丝合股避免氨纶丝与瓷件摩擦而产生断头,同时提高了机械产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氨纶退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多个氨轮退绕装置排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退绕安装板的三视图。
图6为本发明氨纶退绕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氨纶退绕辊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原丝架装置1、穿丝装置2、热箱装置3、冷却装置4和假捻装置5,假捻装置5的下方设有氨纶退绕装置6、氨纶牵伸罗拉7、包纱喂入罗拉8和平行合股罗拉9。
本发明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增加了氨纶牵伸罗拉7,包纱喂入罗拉8、平行合股罗拉9,氨纶送入后和化纤丝拥有一定的牵伸张力并可以控制,牵伸部位采用独特的凹型结构(如图2所示),具体为氨纶牵伸罗拉7、包纱喂入罗拉8在氨纶退绕装置6和平行合股罗拉9的内侧,在降低机器的高度的同时,使氨纶和其他化纤丝均有一定的工艺张力控制,凹型结构尺寸为:1.氨纶退绕装置与氨纶牵伸罗拉7的横向距离L1= 466-490mm、高度距离L2=240-260mm;2. 氨纶牵伸罗拉7与包纱喂入罗拉8的高度距离L3=340-350mm;3. 包纱喂入罗拉8与平行合股罗拉9的高度距离L4=100-110mm、高度距离L5=398-41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源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源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50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清洗的薄壁盘状物夹持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冲压生产线的端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