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乙二胺合成哌嗪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5342.2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0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尚会建;王丽梅;郑学明;刘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9/46 | 分类号: | B01J29/46;C07D295/027;C07D295/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18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二胺 合成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1.一种用于生产哌嗪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制备过程依次包括:配制离子交换液、交换、抽滤、洗涤、干燥、成型、焙烧制得ZnO-NiO-KCl/ZSM-5乙二胺合成哌嗪专用催化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氯化钾、硝酸镍和硝酸锌的水溶液为离子交换液,它们的浓度范围分别为:KCl 0.5~5mol/L、Ni(NO3)20.05~0.2mol/L、Zn(NO3)20.005~0.02mol/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HZSM-5分子筛与离子交换液的质量比是1∶2~1∶5,交换时间为12~36h。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改性后的分子筛与粘合剂的质量比为1∶0.5~1∶1,粘合剂为5~15%可溶性淀粉的水溶液加热至沸腾,再自然冷却制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焙烧温度为400~700℃,升温速率2~5℃/min,保温3~6h。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成型后为直径3mm,长度为6~10mm的圆柱状或者直径为3~10mm颗粒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科技大学,未经河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534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剔除重金属离子兼备微生物深层厌氧发酵双重工艺
- 下一篇:一种油气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