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温余热煤泥烘干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5772.4 | 申请日: | 201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4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广才;陈炬;李爱民;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1/04 | 分类号: | F26B11/04;F26B2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0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余热 烘干 装置 | ||
(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质烘干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低温余热煤泥烘干装置。
(二) 背景技术
煤泥泛指煤粉含水形成的半固体物,是煤炭生产过程中的一种产品。煤炭加工的深度和广度都在快速发展,煤泥的产量大幅度上升,如何提高煤泥的附加值,使得煤泥变废为宝,已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煤泥烘干机的研发和生产,是对煤泥回收和利用的最有效的办法。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回转窑烘干机:回转窑烘干机主要是利用燃料(煤、天然气)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在回转窑中对煤泥进行烘干。该烘干机具有能耗高、热损耗大、运行成本高等特点,限制了其应用。而且利用煤作为原料的烘干机由于燃煤含硫容易造成烘干机尾部结露腐蚀并造成周边环境的粉尘污染。另外,在烘干煤泥消耗大量能源的同时,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矿井余热、回风余热、瓦斯发电余热、空压机余热等。这些低温热能并未能被充分有效地利用,利用上述余热能源将对于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易行、运行费用低、能耗低、可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低温余热煤泥烘干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低温余热煤泥烘干装置,包括空气源热泵、余热加热器和回转干燥滚筒,其特征是:所述空气源热泵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构成,蒸发器外侧连接设置有进风口,回转干燥滚筒外端设置有进料口,回转干燥滚筒里端设置有出料口,回转干燥滚筒上靠近进料口一端连接设置有风机。
所述风机、回转干燥滚筒、余热加热器、冷凝器和蒸发器依次通过风管相连接。
所述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依次通过制冷剂管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低温余热和空气除湿的冷凝热进行煤泥烘干,具有技术方案合理、结构简单易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充分利用矿井生产过程中的余热资源有助于降低煤泥烘干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有力地促进了绿色矿区、和谐矿区的建设。
(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空气源热泵,2余热加热器,3回转干燥滚筒,4压缩机,5冷凝器,6膨胀阀,7蒸发器,8进风口,9进料口,10出料口,11风机,12风管,13制冷剂管。
(五)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空气源热泵1、余热加热器2和回转干燥滚筒3,空气源热泵由压缩机4、冷凝器5、膨胀阀6和蒸发器7构成,蒸发器7外侧连接设置有进风口8,回转干燥滚筒3外端设置有进料口9,回转干燥滚筒9里端设置有出料口10,回转干燥滚筒3上靠近进料口9一端连接设置有风机11。风机11、回转干燥滚筒3、余热加热器2、冷凝器5和蒸发器7依次通过风管12相连接。压缩机4、冷凝器5、膨胀阀6和蒸发器7依次通过制冷剂管13相连接。
采用本发明的低温余热煤泥烘干装置,外界空气在风机11的作用下通过进风口8进入空气源热泵1的蒸发器7,在蒸发器7中空气温度和湿度降低,再进入空气源热泵1的冷凝器5,在冷凝器5中吸收制冷剂的冷凝废热温度升高,之后经过余热加热器2进一步加热升温,成为高温干燥的空气。高温干燥的空气在回转干燥滚筒3中与湿煤泥发生传热传质,带走煤泥中的水分成为低温湿空气。湿空气在风机11的作用下排出。湿煤泥经过进料口9进入回转干燥滚筒3,干燥后的煤泥经过出料口10排出,完成干燥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57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