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光膜卷对卷制造方法及其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5905.8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1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赖新益;谢而铭;吴政宪;邱正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傑诚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胡福恒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神***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膜卷 制造 方法 及其 构造 | ||
1. 一种导光膜卷对卷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
提供一第一光学层,该第一光学层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
利用机械性押出方式一体形成一第一押出微结构于该第一光学层的第一表面上;
利用自上方涂布方式形成一第二光学层于该第一光学层的第二表面上;及
在该第二光学层上形成一第二微结构。
2. 一种导光膜卷对卷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
提供一第一光学层,该第一光学层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
利用机械性押出方式一体形成一第一押出微结构于该第一光学层的第一表面上;
利用自上方涂布方式形成一第二光学层于该第一光学层的第一表面上;及
在该第二光学层上形成一第二微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光膜卷对卷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押出微结构以机械押出方式连续形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光膜卷对卷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机械押出方式连续形成所述第一押出微结构时,利用一涂布轮将紫外线硬化树脂或热固化树脂涂布于所述第一光学层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上,利用一紫外线照射装置照射所述第二光学层,以便形成所述第二微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光膜卷对卷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学层以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化学气相沉积技术、贴合方式或雷射技术形成于所述第一光学层的第二表面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光膜卷对卷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送轮组进行连续适当输送所述第一光学层时,利用涂布方式可选择将所述第二光学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光学层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上,另利用涂布方式可选择将另一光学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光学层的第二表面或第一表面上。
7. 一种导光膜构造,其特征在于,它包含:
一第一光学层,其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
一第一押出微结构,其利用押出方式一体形成于该第一光学层的第一表面上;
一第二光学层,其利用自上方涂布方式形成于该第一光学层的第二表面上;及
一第二微结构,其形成于该第二光学层上;
其中该第一光学层及第一押出微结构形成一单一光学层。
8. 一种导光膜构造,其特征在于,它包含:
一第一光学层,其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
一第一押出微结构,其利用押出方式一体形成于该第一光学层的第一表面上;
一第二光学层,其利用涂布方式形成于该第一光学层的第一表面上;及
一第二微结构,其形成于该第二光学层上;
其中该第一光学层及第一押出微结构形成一单一光学层。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导光膜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结构具有选自一凹凸结构、一V形沟槽、一菱形凸脊结构及一飞刀结构组成的组群。
10.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导光膜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学层以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化学气相沉积技术、贴合方式或雷射技术形成于所述第一光学层的第二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傑诚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傑诚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590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质防水鞋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蓄能器的切断或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