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与塔体一体化的完全消除壁流效应的装置及其安装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8417.2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0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江;丁晖殿;袁希钢;郭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9/30 | 分类号: | B01J19/3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 |
地址: | 30007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完全 消除 效应 装置 及其 安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填料塔相关设备,具体地说,它是一种与塔体一体化的,能完全消除壁流效应的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填料塔广泛运用于化工、石化、食品、医药等行业中,规整填料有热质交换效率高、操作弹性大、持液量小等优点。由于流到填料外围的液体只能顺着塔壁往下流,或当液体最初分布不均时,就会形成壁流、造成返混,严重影响分离效果。研究表明,填料塔不采取防壁流措施时,会有10%~40%的壁流量,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在10%以上。因此,减少或消除壁流效应,对提高填料塔的分离能力,降低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外的研发机构对规整填料防壁流做了很多研究,也获得了不同的效果。
96231087.5设计了一个引导环,其目的是上部喇叭口与填料塔接触、下端连接规整填料,喇叭口将壁流液体收集后,再导入填料层。97123117.6改变填料结构与排布方法,将填料层的某些填料片长度缩短并将填料层交错排布,降低了发生壁流的可能性。01108264.X提出了针对陶瓷规整填料的防壁流圈,由耐温耐腐蚀材料制成,分为包扎环、肩圈、壁流收集引导圈,引导圈内圈呈锯齿状。03219284.3采用不锈钢环,上壁流圈向外翻紧贴塔壁,吸收液体,下壁流圈向内翻,使壁流液体进入填料重新分布。200320106576.3与03219284.3类似,不同点是前者下面的分布片呈锯齿状并有开孔,这样能防止填料外围出现“干板”现象。200810124793.2改变了普通波纹规整填料的结构,普通波纹板单层只有一个方向,这种波纹板则有N个方向(N取3~8),各方向之间夹角不同、长度不一,安装时交错安装,比普通填料折流更多次,降低了壁流的生成几率。以上专利技术的防壁流装置是作为塔内件的一部分,装填入填料塔内,从根本上讲与塔体是分开的。而本发明提出一种与塔体一体化的防壁流技术与装置,与以上提到的专利均不同,能彻底消除壁流,具体方案陈述如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与塔体合为一体的防壁流装置及安装方法,它将收液圈1焊接在塔内壁上,把液体再分布圈2插在塔壁3和收液圈1之间,通过收集、引导、重新分布壁流液体,从而彻底消除壁流效应。整个过程材料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廉,提高了填料塔的分离效率。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与塔体一体化的完全消除壁流效应的装置,它由收液圈1和液体再分布圈2组成,收液圈的上端焊接在塔内壁上,低于填料层,收液圈下端裁开,开口宽度5mm~100mm、开口深度为收液圈宽度的30%~70%;液体再分布圈为底部带有圆环的筒体,把液体再分布圈插在塔壁3和收液圈之间,液体再分布圈的上端高出收液圈的裁开的位置的下端,液体再分布圈的底部圆环设置在填料层上。
所述的收液圈和液体再分布圈采用有弹性和韧性的材料。所述的液体再分布圈的底部圆环的宽度为5mm~30mm。
所述的材料为不锈钢薄钢片。所述的收液圈和液体再分布圈厚度为0.1~1mm。
本发明的填料塔防壁流装置的安装方法,其步骤如下:
1)在填料塔塔底安放好填料托架5,将第一层填料4置于填料托架上;
2)焊接收液圈,将液体再分布圈上端插在塔内壁与收液圈之间,液体再分布圈的底部圆环放置在填料上;
3)将收液圈下面裁开部分向上弯曲呈90°夹角,向下装填料,填料把收液圈向上弯曲部分压下,再压到液体再分布圈的底部圆环上,与下面的填料层衔接,收液圈裁开的下部分会紧贴在填料上;
4)重复步骤2)和3),完成多层填料层的安装;
5)安装液体再分布器6,收液圈焊接在液体再分布器下方,使液体再分布器最外围的液体沿液体再分布器流下,而不形成壁流。
本发明的优点有:
1.收液圈1上部分与塔体之间无缝隙,不会出现收集壁流液体不完全的现象;
2.液体再分布器6下方也布置收液圈1,从源头上杜绝了壁流的发生;
3.收液圈1上下部分被填料4压平之后,由于钢板非常薄,填料4也将紧贴塔内壁,不会使局部塔径变小,因而不会影响气路的通畅;
4.液体再分布圈2直接放在填料4上,拆装很方便。收液圈1流下的液体被液体再分布圈2收集,流入下一层填料4,不会形成二次壁流。
附图说明
图1是放置填料托架5及填料4后收液圈1未弯曲的主视图。
图2是弯曲收液圈1下部分的主视图,3为塔壁。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装填第二块填料之后塔内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84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推力发电机
- 下一篇: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