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平衡大抓力锚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8530.0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2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鑫业船舶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1/44 | 分类号: | B63B2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高松 |
地址: | 402368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衡 大抓力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工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大抓力锚。
背景技术
在固定工程船舶或者例如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等海洋施工平台的场合,需要用到大抓力的锚。这样的大抓力锚主体结构主要包括:锚杆通过单个圆柱面与相套合的锚爪配合构成悬挂结构,该悬挂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但是,此结构中的锚杆与锚爪配合位置不稳定,起锚时容易形成锚爪相对锚杆位置偏斜,锚爪的位移造成不平衡,给起码带来麻烦,具体就是锚爪前端偏离锚杆的方向,形成倒刺的形状,起锚时不仅阻力大,而且容易与海底或船舶或海洋工程上的其它部件钩挂卡滞而无法收锚。为防止此现象的发生,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加大锚爪底部重量,缩短锚爪尖端的办法,但是锚爪尖端的缩短又会大大降低锚的入土深度和抓力。
因此如何解决大抓力锚在收锚时锚爪偏斜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长期以来渴望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自平衡大抓力锚。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平衡大抓力锚,包括锚爪和锚杆,锚杆上端设置连接锚链等类似物的连接装置,锚杆下端固接连接轴,连接轴的轴向垂直于锚杆的长度方向;所述的锚爪呈U形,锚爪的两端沿连接轴的长度方向分列于锚杆两侧,锚爪沿连接轴径向的截面形状左右对称;锚爪中部设置容纳连接轴的腔体,腔体中间位置设置向上的开口,锚杆由开口向上伸出,锚杆与连接轴可沿连接轴轴芯相对于锚爪转动,所述的大抓力锚包括限制转动角度为锐角的限位机构;所述连接轴的横截面呈两端上翘的腰形,腔体上部的尺寸形状与腰形上部对应。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大抓力锚的锚杆和连接轴相对于锚爪可转动,这样的可转动结构由多种实施的方式,这样利于锚爪落到海底后偏斜,进一步拖拽锚杆使得锚爪锚入泥沙当中,增加抓力。当起锚的时候,由于连接轴横截面呈两端上翘的腰形,而锚爪为关于连接轴轴心左右对称的形状,且腔体上端的尺寸与连接轴吻合、形状与腰形上部形状对应。所以已经偏斜的锚爪必然是腔体上端的一侧表面与连接轴上表面的一侧接触,锚爪受到来自连接轴的不平衡的支撑力,所以锚爪自然就会绕连接轴转动恢复到腔体内上壁与连接轴上壁稳定接触的状态,此时锚爪端部与锚杆同向了,可以避免与其它物体缠绕、碰撞便于收锚。而限位机构可以避免因锚爪转动角度过大而造成锚爪与锚杆反向等无法回位的问题,确保了锚回位可靠。至于限位机构可以是锚杆与锚爪端部的铁链或者锚杆端部设置的限制锚爪转动角度的限位钩子等。
这样的大抓力锚通过简单的结构设置解决了锚爪在起锚时位置偏离锚杆的问题,具有自动平衡的功能,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大抓力锚在锚爪偏转状态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2所示的一种自平衡大抓力锚,包括锚爪1和锚杆2,锚杆2上端设置连接锚链等类似物的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包括U形卸扣3,U形卸扣两端固接在销子4的两端,销子4中间部位与锚杆2上端铰接连接,这样利用U形卸扣3即可拖拽整个锚,同时拖拽的方向因U形卸扣3可绕销子4转动而适应性变化。连接装置也可以是其它任何实施方式。锚杆2下端固接连接轴6,连接轴6的轴向垂直于锚杆2的长度方向;所述的锚爪1呈U形,锚爪1的两端沿连接轴6的长度方向分列于锚杆2两侧,锚爪1沿连接轴6径向的截面形状左右对称;这样整个锚就类似一个立体的“山”字形状。锚的外形对称规整,既便于加工制造,力学性能也更可靠。锚爪1中部设置容纳连接轴6的腔体11,腔体11中间位置设置向上的开口,锚杆2由开口向上伸出,锚杆2与连接轴6可沿连接轴6轴芯相对于锚爪1转动,通常只需要腔体11的整体尺寸略大于连接轴6,使得连接轴6在腔体11内具有一定自由度,同时开口尺寸大于锚杆2的尺寸,锚杆2和连接轴6即可相对于锚爪1偏转,当然,也不排除其它内实现该转动功能的结构。同时,所述的大抓力锚包括限制转动角度为锐角的限位机构;所述连接轴6的横截面呈两端上翘的腰形,腔体11上部的尺寸形状与腰形上部对应。
锚杆2与锚爪1可相对偏转,便于锚落到海底后锚爪1偏斜,进而拖拽锚杆2使得锚爪1锚入泥沙当中,增加抓力。当起锚的时候,锚爪1在自重和受不平衡支撑力的作用下就会绕连接轴6转动恢复到腔体11内上壁与连接轴6上壁稳定接触的状态,此时锚爪1端部与锚杆2同向了,可以避免与其它物体缠绕、碰撞便于收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鑫业船舶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鑫业船舶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85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外门手柄注塑气辅模
- 下一篇:注塑机吸料装置